童裝繩帶切莫“編織”隱患
兒童服裝繩帶長度、套衫領圍大小事關安全不可忽視
□ 宋麗娟
為孩子買衣服,除了材料質地,家長最上心的是如何把孩子打扮得光鮮亮麗。然而,很少會有家長關心拉鏈、繩帶等服裝輔料的設計是否合理,殊不知,這些小問題有時很可能會給孩子造成巨大傷害。
2007年1月16日上午,廣西臨桂縣臨桂鎮育才幼兒園4歲女孩小瓊(化名)在玩滑梯時,衣服帽子上的繩子鈕扣被滑梯縫隙卡住,帽繩掛住她的頸部,導致窒息死亡。
幼兒園負責人覃福英當天上午7時35分從外面買來包子回到幼兒園時,見小瓊躺在滑梯上面,便喊她過來,但沒有聽到回答。當她將包子發完看到小瓊還躺在滑梯上面時,才發現她衣服帽子的繩子鈕扣被滑梯縫隙卡住,送到醫院時,小瓊已經窒息死亡了。
童裝安全問題的事故統計顯示,由兒童服裝上的抽繩、功能繩和裝飾繩所引發的兒童安全事故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年齡在2~8歲,在游樂場玩滑梯時,被帽子或領子上的繩子勒死;另一類是年齡在7~14歲,在移動的交通工具上,兒童夾克衫和運動衫下擺處的拉繩被車門和自行車等絆住,導致嚴重受傷甚至死亡。
山東菏澤惠和商業中心童裝專柜的一位營業員稱,雖然店里每件童裝都有按標準加貼的各種標識,但絕大多數家長在購買5歲以上的寶寶服裝時,“不會像買嬰幼兒裝那樣仔細查看這些標識,至于繩帶是否安全的問題更是很少有人問津”。
一位在菏澤惠和商業中心選購童裝的媽媽表示對于童裝國標并不知情,在選購童裝時,她更多關注的是質量問題。“在選購童裝時一般會選擇品牌并且是全棉的。”多數家長表示,他們更多關注童裝采用的材料是否安全和環保,而對于童裝上衣以及帽子的拉帶,卻極少關注。
據介紹,曾因繩帶、小零部件設計不合理、安全項目不合格等問題,我國出口兒童服裝曾被歐美國家和地區頻頻通報召回,給企業造成了巨大損失。
業內專家介紹,無論是出于安全還是貿易,兒童服裝安全都應引起足夠重視。2008年10月1日,我國出臺了首部針對24個月以內嬰幼兒服裝標準——《嬰幼兒服裝標準》;2009年8月1日,《童裝繩索和拉帶安全要求》、《兒童上衣拉帶安全規格》、《提高機械安全性的兒童服裝設計和生產實施規范》3部有關童裝繩索和拉帶安全要求的新標準也已經頒布實施。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包括基礎標準、方法標準、產品標準等在內的童裝標準體系,整體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標準的建立不僅對我國童裝市場起到了積極規范和促進作用,也為小朋友們撐起了服裝安全的“保護傘”。
《兒童上衣拉帶安全規格》規定了14歲以下兒童上衣拉帶的安全規格,按照兒童服裝部位劃分,分為風帽和頸部、腰部和下擺處、其他部位,然后按照兒童年齡層細分為幼童、大童和青少年確定拉帶規格。
《童裝繩索和拉帶安全要求》規定了在14歲以下兒童服裝上使用繩索和拉帶的安全要求,但不包括繩索和拉帶的規格。該標準按照兒童服裝的部位,分為風帽和頸部、腰部、服裝下擺、袖子等,對童裝繩索和拉帶作了明確規定。
《提高機械安全性的兒童服裝設計和生產實施規范》規定了14歲以下兒童服裝的材料、設計、生產的實施規范。該標準從事先信息交流、材料和部件的采購、服裝設計注意的細節、生產步驟到材料、服裝的檢驗和測試,全面闡述了有關兒童服裝機械安全性的注意事項。
在此,質監專家也提醒各位家長,為了孩子安全,給孩子選擇衣服時,不要只看衣服的質地款式,繁瑣的衣服往往存在安全隱患,家長給孩子買衣服時,應盡量選擇衣服領口帽邊沒有繩帶的產品,帶有繩帶的其外露長度不要超過14厘米;套頭衫最大領圍應大于52厘米。《中國質量報》
宋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