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訪多家美容機構時發現,這些生活美容院開展的美容項目五花八門——有美白的、溶脂的、除皺的、塑形的等等,很多項目都要用到各種各樣針劑,通過皮下注射或是靜脈點滴,打進人的身體里。美容院工作人員稱,像美白的加瘦臉的,最少保10年。
在這些工作人員眼里,美白、溶脂、隆鼻、隆胸等,都是非常簡單和容易的事。當然,要想獲得簡便安全、效果又好的美,那價格自然也就不一般。
北京藍曼舒雅美容養生會所工作人員:一支有一萬多元的,也有六、七千元的,七、八千元的。
北京今日美容連鎖機構工作人員:價位有一支5800元的,有8800元的,也有16800元至19800元的。
記者了解到,早在2002年5月1日,衛生部頒布的《醫療美容服務辦法》正式實施,辦法中對醫療美容進行了嚴格的規定:醫療美容是指用手術、藥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而要實施醫療美容項目,必須在相應的美容醫療機構或開設醫療美容科室的機構中進行。
也就是說,注射美容針劑是屬于醫療美容項目,生活美容院根本沒有資格做注射、打針這類具有侵入性的美容項目。為了規避風險,她們有各自的應對方法,比如,一些生活美容院自己不動手,而是從外面請人來做。
生活美容院臨時聘請外面的人做注射美容項目,這已經成了一個潛規則,美容院這樣做,既規避了監管的風險,逃避了打擊。不僅如此,如果顧客打針后出現不良反應,美容院也可以借此推脫責任。至于這些美容針劑能不能起到相應的作用,會不會給者帶來不良的反應,這些美容院根本就不會考慮。
按照我國《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的規定,實施醫療美容的醫師必須具有執業醫師資格,從事醫療美容護理工作的人員,也必須是經過護士機關注冊的護士,可是,這些生活美容院請來進行醫療美容的人,是否具有相應的資質呢?
記者詢問了好幾家美容院,這些工作人員都諱莫如深,在其中一家,記者聽到了這樣的說法。
北京嘉鴻瑞德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干這行的人,我都知道好多人都不懂,別說是人家顧客了,好多人打了幾年了,針劑里面是什么都不知道,不懂啊,他要真知道了,他能用嗎,我就不相信這些顧客都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