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符 櫻 陳 鐵)同樣是150號的童鞋,長短相差1厘米;有的標歐洲碼,有的標日本碼,讓人眼花繚亂。近日有家長感嘆:童鞋的尺碼有點亂,給孩子買鞋非得帶上“腳”。
在武漢市鐘家村一家童裝童鞋店,兩雙標稱150號的兒童皮鞋,其中一雙比另一雙短了約1厘米。銷售人員解釋稱,后者是外貿鞋,尺碼偏大。在翠微路一家童鞋超市,兩雙大小差不多的童鞋,一雙標的尺碼是“26”,另一雙標的“10-11”。店主稱,前者標的是一般尺碼,后者標的是英寸尺碼。
在淘寶等網上商城,童鞋尺碼更是五花八門,US碼(美國碼)、JP碼(日本碼)、EUR碼(歐洲碼)都有。賣家稱,鞋子大小一樣,依據不同鞋碼標準,碼數自然不同,比如,歐洲碼是30,美國碼就是12,日本碼則是18.5。
據了解,根據我國現行相關鞋號標準,應以毫米為單位標注鞋號,如鞋號標注為220,表明鞋內部長度220毫米。但由于童鞋和成人鞋大小相差很多,有些廠家并未嚴格按該標準標注童鞋尺碼,一些所謂的外貿童鞋干脆按歐美、日本等的鞋碼標準標注。
此外,目前我國很多童鞋款式仿照成人款式制作,童鞋鞋模就是簡單縮小成人鞋模而成,因而可能出現童鞋號碼相同、大小不一的情況。《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