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雅芳“轉型”的新合同被質疑是“霸王條款”后,近日又有經銷商指其“管理混亂”
近日,雅芳專賣店向直銷服務網點轉變,新合同條款讓部分經銷商不滿,稱其是“霸王條款”。隨后,雅芳管理方面的漏洞再遭質疑。“周圍出現大量雅芳‘黑店’,無序競爭將正規授權代理商逼進了‘死胡同’,利益受到影響,這哪是改變銷售模式能解決的頑疾?”昨日,長春某雅芳專賣店店主胡麗(化名)來到本報反映。
“正牌”對弈“黑店” 一敵十?
近日,本報接二連三地接到知情人士電話,質疑雅芳現存的管理模式。
“我所說的‘黑店’不是說那些店賣的是假貨,而是他們雖沒有加盟雅芳,卻能拿到低價產品,與正規授權專賣店競爭。由于他們進特價產品,拉低了授權經銷商的售價,讓我們這些正規經銷商的效益急轉直下。”長春某專賣店店主劉女士說,“原來我的店每月凈利潤1萬多元,現在被‘黑店’擠兌的也不得不降價,結果每月凈利潤不足3000元。”
胡麗告訴記者,“正規經銷商的數量遠遠少于‘黑店’,用以一敵十來形容絕不為過。我們不能接受雅芳流通渠道的管理混亂。”
惡戰源自經銷商內訌?
“黑店”的雅芳產品哪來的?答案是:“如果是正品,肯定來自正規授權經銷商。”
店主劉女士告訴記者,“這是一場經銷商之間的利益博弈,一場內訌,一些經銷商向‘黑店’批發產品,雖然微利,但數量龐大,價格低廉,結果讓‘黑店’成了正規授權經銷商的競爭對手。”
長春雅芳某專賣店的王小姐也證實了劉女士的說法:“就是自己人整自己人,管理太混亂了,互相砸價,互相拆臺,但消費者受益,因為買雅芳的產品越來越便宜,還可以貨比三家。”
雅芳默許“黑店”壯大市場?
對于“黑店”,雅芳公司是否采取了應對之策呢?據介紹,長春市雅芳管理層在近兩年沒有間斷過對“黑店”的打擊,“由于正品每款都有商品代碼,雅芳就外聘第三方商業調查公司去‘黑店’買回產品后,按照代碼找到賣給‘黑店’產品的經銷商。”
“根本沒有成效,‘黑店’越打越多。原因是處罰力度不到位,多停留在表面上。說到底,雅芳也能借助‘黑店’擴大自己的銷售份額,雖然這些店面沒有被正規授權,但同樣也能流通于市場,并被市場認可,因此,雅芳的無力維權恰恰反映了一種準確的表態,那就是默認。”胡麗說。本報記者 鄒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