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實習記者 楊 陽
近日,香港消委會對市場上的42款指甲油及底油樣本進行檢測,發現有4個樣本含有致癌物“苯”。在這些不合格產品中,不乏韓國SKINFOOD等國際知名品牌。另外,其中一個樣本還發現有毒甲醇,含量超出內地標準上限近20倍。有消息稱,曝光的某些問題指甲油在中國內地有售。
去年在網上瘋傳的指甲油腐蝕塑料泡沫實驗引發了不少愛美人士對這一化妝品質量安全的擔心,而今沸沸揚揚的指甲油含致癌物事件,再一次對消費者造成了巨大震撼。
兩元就能買一瓶
在北京朝陽區某外貿市場一樓,六七個化妝品攤位依次擺開,大大小小的指甲油被堆放在最前面,前來購買指甲油的年輕女性絡繹不絕。小鑫在一家貨攤前挑挑揀揀,最終以10元拿走了4瓶。裝兜的工夫,她滿意地朝同伴擠擠眼:真劃算。一旁的攤主不失時機地做起了廣告:“可不是,我們這里的指甲油顏色多、價格低,賣得可好了。”
然而細看之下,記者卻發現相當多的指甲油沒有完整標識。在很多包裝瓶上,只印有廠名和產品名稱,廠家地址、產品成分、產品保質期、衛生許可證號等信息卻無從知曉。
事實上,像這樣的指甲油在北京的美妝市場上隨處可見。有的攤位小瓶指甲油兩元就能買到,內裝物量稍多的也就在15~20元左右。采訪發現,在不少消費者看來,指甲油散發出來的味道一樣刺鼻,產品功能差不多,質量難分優劣,這使得她們大多像小鑫一樣,往往傾向于選擇好看又便宜的產品。
這些廉價的“三無產品”,質量究竟如何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科副教授吳艷指出,由于缺乏監管,這種“三無產品”和正規產品比起來,有害物質的含量可能會超標。
吳艷所說的“有害物質”,是指大多數指甲油中都含有的硝化纖維素、增塑劑、樹脂和易揮發的有機溶液。業內人士稱,指甲油溶劑中的鄰苯二甲酸酯會妨礙正常的荷爾蒙平衡,導致嚴重的生殖損害和其他健康問題;而苯和甲醛均是致癌物質;丙酮和乙酸乙酯揮發性強,揮發時會產生刺激性氣味,長期吸入可能會對神經系統產生危害。
吳艷表示,國家出臺了指甲油行業標準和衛生規范,在正規產品中,這些物質的含量相對較低,正常使用不會對人體造成很大傷害。但如果超量使用,過多接觸這類物質,則會對人體產生較大危害。
“兩元一瓶,連生產成本都不夠,質量能有什么保證?”獲得《指甲油》行標修訂主導權的浙江磐安縣金華名仕化妝品有限公司的王小松告訴記者,目前,國內指甲油行業的大企業屈指可數,大多數都為作坊式生產。這些廠家設備簡陋,工藝落后,大多仿冒國內外各種品牌,然后打著名牌的幌子銷售。事實上,它們的生產配方是公開的,售價基本不會超過兩元。王小松說:“這些仿冒產品使用禁用物質、超過限用物質含量的現象很普遍。目前,這種小作坊式生產的產品擠占了全國大部分市場。”
新標準正在修訂中
“消費者首先應該明確一個觀點,指甲油與油漆等彩繪產品有一定的相似性,必然會含有包括甲醇在內的一些有機溶劑。”吳艷表示,指甲油的質量安全關鍵在于對相關標準和規范的嚴格執行,選擇正規企業生產的產品,危害就會小很多。
讓人欣慰的是,近年來,隨著指甲油消費人群的不斷擴大,相關產品的安全衛生與功能效果也不斷引起消費者和企業的高度關注,這也促使國家逐步加大了化妝品監管的力度。與指甲油相關的一系列標準、規范也紛紛出臺或在醞釀之中,監管工作日益完善。
2007年,新版的《化妝品衛生規范》在衛生部2002版《規范》的基礎上修訂而成。據介紹,新版《規范》參考了歐盟、美國FDA、日本化妝品聯合會的相關規范,應用了我國化妝品安全性評價專家的研究成果。新規中規定的化妝品禁用化學物質增加了800多種,對原料管理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
目前,1997年制定的《指甲油》行業標準也正在修改中。聯系到當前指甲油行業出現的種種問題,這一標準何時出臺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據全國香料香精化妝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的工作人員介紹,1997年的《指甲油》行業標準規定了指甲油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和標志、包裝、運輸、貯存等要求。新修訂的行業標準相比以前更加嚴格、規范,在工藝技術、安全衛生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提高了對原料和包裝材料的要求;對干燥指標進行了調整;對之前沒有規定的水性的指甲油規定了技術指標等。此外,在警告推薦用語上也進行了規范。
這些已出臺或尚在醞釀中的政策、文件,順應了化妝品行業迅速發展的形勢,回應了消費區域對指甲油產品的工藝技術、安全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為指甲油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保障。
相關鏈接
美甲注意事項
消費者要選擇正規產品,看清標簽上是否有相關的說明,保證有害物質的含量盡可能低。涂抹指甲油后,進食要分外小心,謹防指甲油粘到食物上。尤其是對含油較多的食物要格外小心,因為指甲油里的脂溶性化合物容易溶解在油脂中,很容易隨食物進入人體。此外,指甲油使用得越多、越頻繁,危險系數也越高,最好不要經常涂抹。
專家指出,目前美甲、美足尚沒有統一的國家標準,很多美甲店都沒有做好美甲器械的消毒、更換等衛生工作,只是將工具簡單擦拭就給下一位顧客使用。有些美甲店會使用酒精消毒,但這種方法很難消滅工具上吸附的真菌,易造成交叉感染,引發甲溝炎、手癬、灰指甲等。建議消費者做美甲時也要注意衛生,盡可能自帶美甲工具。《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