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時報記者 陳莉
日前,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頒布實施《婚紗攝影業服務規范》(以下簡稱《規范》),這是廣州市首次規范婚紗攝影服務質量。該規范指出:婚紗攝影所使用的照相機必須達到1000萬像素以上;攝影和化妝人員須有勞動局頒發的專業資格證;攝影店內外租婚紗必須一客一清潔。
業內人士指出,此次頒發實施的《規范》重在保證服務質量和產品質量,對攝影產品、相框、婚紗禮服、使用的化妝品等相關聯的物品進行細致規范,提高影樓售前和售后的質量水平。而信息時報記者走訪各大影樓時發現,大多數商家會為消費者提供一年的免費質量保修期服務,而婚紗禮服“每客一換”等服務很難實施。
多數商家 可提供免費質量保修
《規范》提出,商家應在協商一致的情況下,為顧客開具服務協議(合同),內容包括顧客姓名、聯系方式、服務內容、照片規格尺寸、數量、價格、照片所有權以及看樣片和交付相片的日期、底片或數碼文件處理、經手人等;對消費者所提出的特殊服務或承諾給消費者的服務保障須注明;合同上須有消費者的簽字確認及經營單位蓋章并一式兩份,各持一份;協議(合同)訂立后需設立顧客服務檔案,記錄服務過程中的相關數據。
按照《規范》,自簽訂合同之日開始,經營者應為消費者履行承諾的服務;由取件之日起,經營者為消費者提供一年的免費質量保修期,保修責任包括照片變色、退色、起霉黑點、產品變形、開裂等,人為因素損壞不列入免費保修范圍。
記者在市場暗訪時了解到,像金夫人、巴黎婚紗、金百合等廣州主流影樓影樓都能為顧客提供一年的免費質量保修。若顧客對所拍照片不滿意時,由工作人員與顧客溝通協商,若需重拍時應填寫免費重拍憑據交與顧客,做好記錄。
婚紗禮服 “每客一換”難以保證
影樓內提供的婚紗禮服衛生狀況是否安全衛生,一直是新人關心的問題。《規范》就此指出,由婚紗攝影經營者提供的婚紗禮服,必須做到每日維護及清洗。婚紗禮服應衛生、整潔,實行分色、分類保管;保管時要注意防潮防霉及防蟲蛀;婚紗禮服需每客一換,換下的禮服應及時送清洗并消毒處理。
對此,廣州卡卡影像生活館負責人楊春渝認為,影樓工作室的婚紗禮服是有壽命的,視服裝的質量和做工而定,所以影樓的婚紗更新淘汰率很高。而有的影樓為了節省成本,“骯臟的婚紗”讓人避之不及。
一位業內人士則透露,“洗一次穿幾十次”的情況在業內普遍存在,有些婚紗長期不清洗消毒,污染不斷加重。實在是臟的影響拍攝效果了才洗,而且大多都是自己在店里用洗衣機水洗,用的是普通洗衣粉,晾干也只是陰干。如果是拍攝外景,幾個新娘都喜歡同一類型禮服,又調度不過來,就只能幾對新人輪流穿,中間也不會消毒。
隨后,記者來到婚紗一條街以及天河區影樓較為集中的幾條街,發現大部分企業對婚紗禮服的衛生狀況并不重視,其重要原因在于頻繁清洗將縮短禮服的壽命,直接導致運營成本上升。
市消保委提醒新人,在選擇影樓時,應在價格之外多考慮些衛生問題,事先檢查婚紗是否清潔、干凈,詢問是否定期清洗消毒等;拍攝前應與影樓簽訂合同,合同中應列明所享受的服務內容、價格等相關事項;拍攝時,可在婚紗內襯托一次性內衣、衣領或袖口。在穿著婚紗之后,應用有殺菌功能的肥皂或沐浴液洗澡,以防傳染皮膚疾患。
攝影師 超過半數沒有資格證
根據《規范》,從事婚紗攝影應配備1000萬像素以上單鏡頭反光系列數碼相機,并配有不少于一套適用的電腦及專業軟件;配備攝影服務適用燈具5只以上、背景機架1臺以上及相機防潮柜;配備單獨隔離的更衣室;配備適合化妝造型需要的化妝臺或化妝區域;配備與服務項目相適應的服裝、飾品、布景、實景及道具。
此外,攝影師應具有合法的職業資格證書,具備獨立為消費者提供拍攝服務的能力。
“婚紗行業的攝影師真的能做到持證上崗嗎?”帶著疑問,記者暗訪了幾家婚紗企業,發現大多數婚慶攝影師都沒有“上崗證”,很多商家甚至對“持證上崗”的規定并不知曉。
盡管很少有攝影師“持證上崗”,但市內一些商家還是做了一些嘗試。有的影樓將攝影師分成總監、首席、高級三個級別,還有的影樓直接在對外價格上體現出差別。
經營影樓多年的鄺先生說,如果消費者都認可“持證上崗”或者有關部門將此作為硬性規定,他一定會要求員工去考證,因為持證的攝影師越多,越能體現影樓的實力雄厚。現在出臺的《規范》,并不具有強制性,所以對影樓的約束力不強,執行與否全靠影樓自律。而廣州質監局標準化處有關負責人則表示,強制性規范往往要涉及人身安全,《規范》僅為企業提供準則,希望大企業能帶頭示范,帶動整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