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已結束,朝陽警方昨日發出“預警”,提醒考生及家長謹防七類招生詐騙。
據警方介紹,此類騙子慣用7種詐騙手段:
其一,冒充高校招生人員,以名牌大學的繼續教育學院、網絡教育學院、自考助學班的名義招生進行詐騙,甚至虛構根本不存在的外地學校。
其二,利用網絡平臺在互聯網上設立虛假招生網站,聲稱可代辦入學、讓考生取得正規學籍、文憑,騙取考生及家長的錢財;利用手機短信,向考生或家長進行詐騙。
其三,向考生和家長謊稱掌握招生計劃、定向招生計劃、高校擴招名額、學校內部指標、自主招生指標等,只要交錢即可入學;或謊稱可保“專升本”,專騙一些分數達不到本科錄取線的考生。
其四,以軍校招地方生名義騙取錢財。騙子假冒軍事院校高校招生人員或稱結識某機關工作人員、軍隊領導,能弄到軍校“內部招生指標”、“計劃外招生指標”,要求家長支付指標費。
其五,利用查詢錄取信息的時間差行騙。騙子通過查詢功能事先了解錄取情況,把正常投檔錄取說成是自己找關系和朋友花錢疏通關系錄取,以此向家長索取錢財。如:報考天津某高校的一位考生錄取期間,有“熟人”給其家長打電話,說該考生分數偏低,要他拿3萬元,不然很難如愿,該家長只好掏錢。該考生上學報到時發現,憑自己的分數完全可被正常錄取。
其六,混淆幾種教育形式。成人高等教育、遠程網絡教育、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教育形式,無需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分數便可就讀。騙子故意混淆它們之間的區別,將不夠分數線的考生騙到自學考試助學班、遠程網絡教育班等上課,考生還以為成功上了大學,其實只是某高校的培訓或繼續教育。
其七,套取錄取信息行騙。通過郵局、快遞公司向考生投寄偽造的錄取通知書,讓考生將學費、服裝費等打入某賬號。
如何防范詐騙?朝陽警方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高考錄取工作全部實行異地遠程網上錄取,通過計算機網絡傳輸信息,按志愿和分數安排投檔,任何人為因素都不能影響投檔結果。因此,在收到“花錢可上重點大學”、“出售招生指標”等手機短信時,務必提高警惕,勿輕信騙子謊言;各省市、自治區教育考試主管部門會嚴格執行下達的招生計劃,任何個人聲稱手中有招生計劃和名額,都是無稽之談;軍校招生和地方院校招生一樣,實行異地遠程網上錄取,不會派員到各地招生,且只收取國家規定的費用;落榜考生選擇繼續教育時,要先向有關院校咨詢或進行網絡查詢;考生一旦被自己未填報志愿的院校錄取,要通過查詢等方式仔細鑒別真偽。(甄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