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的大學生是“煙民”;38%的大學生戒煙失敗;超過80%的大學生見過老師同學在校內吸煙……
以上數據,來自浙江理工大學30名學生的一項調查,500名在校大學生是調查對象。
1/4大學生是煙民
500名受訪大學生分別來自浙江大學、中國美術學院等10所在杭高校。以大二、大三學生為主,男生占56%、女生占44%。
調查結果顯示,25%的被調查者承認目前在吸煙,其中36%的人首次吸煙在高中時代,17%的人小學就開始抽煙。
35%的受訪大學生表示,吸煙是好奇心驅使,還有朋友提議;38%的受訪者說自己想過戒煙但戒不掉,27%的受訪者不考慮戒煙。
“我們發現,他們戒煙的主要方法是吃糖、參加一些活動分散注意力、主動避開吸煙環境等。”調查小組組長任月兒說。
調查發現,很多同學未能達到戒除的目標,除缺乏控制力,校園等周圍環境影響也是主要原因。“一名戒煙十幾次的男生說,因為宿舍里大家都吸煙,他每次都戒不掉。”任月兒說。
部分大學生煙民“高消費”
調查顯示,吸煙的大學生里,平均每天只吸一根煙的占44%。而有23%的大學生每月吸煙消費達100元以上。
之所以有部分大學生煙民習慣“高消費”,除了煙癮大之外,學生之間存在一定攀比現象。
小曾念工商管理系,大三時學會抽煙,他平時只抽“中華”,每月至少花300元買煙。
小曾說,經常與一群朋友出去玩,在大家面前,抽便宜的煙“很沒面子”。
調查小組說,在大學生煙民中,不少人將煙視為交際需要、身份象征,‘打腫臉充胖子’的現象有一定普遍性。
“有些男生,即使口袋里沒錢,也得要先買包好煙。”任月兒說。
大學校園需普及禁煙觀
在這份調查中,認為校園二手煙影響情況“非常嚴重”的占27%;認為“基本沒影響”的占5%。
受訪大學生都清楚吸煙有害,47%的人會在心情不好時吸煙,82%的人在吸煙前會征求周圍人同意。
近半數人認為,學校對屢次吸煙的同學作出處理“不合理”,超過半數人反對學校超市禁止銷售香煙。
浙江大學醫學院控煙研究所主任楊廷忠教授表示,這起調查具有積極意義,大學生理應能擔當社會禁煙的主力軍,不少大學生煙民因為環境影響、自身不夠重視等原因,導致一生與煙為伍。目前仍需向大學生普及禁煙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