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店得先看執照、可以從接待人員的業務熟練程度判斷旅行社的服務……這些防止旅游消費陷阱的“秘笈”你知道多少?七大旅游消費套路,消協教您“見招拆招”,避免旅游陷阱。
套路一:避免誤入“黑店”
具備開展旅行社業務資格的營業場所只有旅行社及其營業部,且至少應具備兩證:工商營業執照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許可證或登記證,兩證均應懸掛于營業場所之內。若沒有相應證照,旅游者切勿報名出游,否則一旦出現糾紛,權益很難得到保障。
點睛:進店先看證照。
套路二:考察服務水平
旅游業屬于服務業,旅行社服務的高低對旅游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旅行社人員素質的高低、日常工作是否規范都直接反映出該旅行社的綜合水平。旅游者可以從接待人員的業務熟練程度、聽取返程后游客的感受等細節入手,初步判斷其服務態度和水平。
點睛:以小見大,以細微服務探全盤。
套路三:簽訂規范的旅游合同
旅游者的權益若缺少了合同的詳盡保障,會蘊含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因此旅游合同必不可少,且最好采用市旅游局與工商局共同推出的示范文本。簽合同時,要仔細閱讀合同條款,對個別條款有爭議或沒有約定的,也可以另行約定。同時,合同后面附上一份詳盡的行程單也是必要之舉。
點睛:熟知合同內容,盡量具體詳盡。
套路四:多了解些旅行社操作慣例
激動人心的廣告詞是否能帶給你同樣的旅游效果?報名時交納的團費是否包括全部旅游費用?旅游是由報名的旅行社全程服務嗎?旅游質監部門提醒游客,規范的合同會對團費中沒有包括的旅游費用做出說明,包括機場建設費和自費項目等。多數旅游行程到達目的地后會交由當地地接旅行社提供服務。報名所在的旅行社有可能將游客交由其他旅行社完成旅游。對于以上情況均需小心甄別。
點睛:知己知彼方為上策
套路五:高度重視旅游安全
安全意識應貫徹旅游活動始終。游客可控的安全環節包括:行走山路、上下船只、游泳等以及參加某些危險性高的游覽項目。另外,注意保管好隨身財物,尤其是處于治安狀況欠佳的地區。
點睛:安全是順利旅游的基本保障
套路六:旅游購物要嚴把關
購物幾乎是旅游中不可缺少的一環,但不少購物陷阱也害苦了許多游客。騙人者的伎倆多半是以次充好、以假冒真,以低價吸引游客。旅游者不要被某些熱情的言辭所蒙蔽,以免吃虧上當。購物時應索要購物發票,一旦發生糾紛,這將是重要憑證。
點睛:購物別盲目,低價易上當。
套路七:維權須從細節入手
旅游消費維權要做好以下工作:1、明確相關保險的承保范圍,積極為自己購買保險;2、與旅行社的合同外約定盡量以書面方式落實;3、權益受到侵害時要保持理性,避免人為將損失擴大,否則將難獲賠償;4、盡可能收集書面證據;5、保持通訊通暢,備好相關聯系電話。
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可以向消保委12315或是向旅游管理部門進行,但是在前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者應是旅游合法權益直接受到侵害的當事人或者合法代理人;二是內容和賠償要求應符合審理范圍;三是者應有明確的被對象,具體的賠償請求和事實根據;四是者辦理登記手續時,應提供旅游合同(協議)、團款收據、旅游行程及相關材料;五是向旅游管理部門的期限為90天,失效期限以請求人受侵害事實發生時計算,超過時效的請求,則不予受理。
審理范圍適用保證金賠償條件的:一是旅行社因自身過錯未達到合同約定的服務標準的;二是旅行社服務未達到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三是由于旅行社破產造成旅游者預交旅游費損失的。
下列情形不適合保證金賠償案件的審理:一是旅行社因不可抗力因素不能履行合同的;二是旅游者在旅游期間發生人身財物意外事故的;三是審理范圍規定情形之外的其他經濟糾紛;四是超過規定時限期效的;五是司法機關及有關部門已經受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