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隨意改變行程
典型案例
四川成都范女士:7月29日,商家去哪兒網上舉辦11月29日成都至麗江單人游(含酒店及住宿)299元秒殺活動。10月8日,商家以新旅游法出臺無法進店購物為由,解釋更改行程,做退款取消處理。
法規依據:
第五章第六十九條旅行社應當按照包價旅游合同的約定履行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旅游行程安排。
經旅游者同意,旅行社將包價旅游合同中的接待業務委托給其他具有相應資質的地接社履行的,應當與地接社訂立書面委托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向地接社提供與旅游者訂立的包價旅游合同的副本,并向地接社支付不低于接待和服務成本的費用。地接社應當按照包價旅游合同和委托合同提供服務。
NO.6:旅游者有權自主選擇服務產品
典型案例:
吉林何女士:9月,通過官方微博得知天域度假酒店的淘寶旗艦店做秒殺活動,第一時間拍下了房間,仔細查看過商品描述頁面為3天內付款。客服強硬要求5分鐘付款后,24小時內告知航班信息。也就是說,客人訂了酒店就必須24小時內訂機票。我認為這本身就是一條強綁條款,嚴重不符合常理!
法規依據:
第二章第九條旅游者有權自主選擇旅游產品和服務,有權拒絕旅游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旅游者有權知悉其購買的旅游產品和服務的真實情況。旅游者有權要求旅游經營者按照約定提供產品和服務。
NO.7:旅游者人格尊嚴被侵犯
典型案例:
北京張女士:通過途牛網赴泰國旅游,入團前幾日,領隊言語中多次當眾侮辱。行程單上第二天應該去玩,結果在機場待了一天,還不管飯。團友讓領隊給出解釋,她說按她的行程單算,我們的不算,出行的第五天領隊甩團一天,領隊自己待在酒店睡覺。期間因參加旅行社安排的活動項目雙腿受傷,返回旅店后告知領隊受傷情況并向領隊尋求幫助,領隊聲稱保險不予索賠,還提出讓我簽署免責協議。當晚我通過在國內的家人聯系到了途牛,希望途牛盡快協助安排返回國內就醫。第二日,聯系泰國地接旅行社才得以順利回京。而聯系途牛及泰國地接旅行社索要返程機票發票至今未果。
法規依據:
第二章第十條旅游者的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應當得到尊重。
第四章第三十六條 旅行社組織團隊出境旅游或者組織、接待團隊入境旅游,應當按照規定安排領隊或者導游全程陪同。
NO.8:旅游安全事故的處理
典型案例:
浙江溫州朱先生:7月,本人與妻子報名參加溫州國旅旅游有限公司“本州花海+東京晴空塔高品質雙溫泉6天游項目”,全額交付13560元團費,出團時間8月11日。8月9日得知,日本發生核污染失控事件,并對旅行地之一的東京產生影響。本人認為此事件為“突發公共安全事件”,可以退團或進行改簽,遭到拒絕。本人鑒于對安全的考慮,被迫放棄行程。次日與旅行社協商團費退還事宜,旅行社表示拒絕退還任何團費。本人希望,對核輻射泄漏“失控”信息發布后(8月1日)未發生的團費予以全額退回,已發生費用根據合同法由旅行社舉證并提供相應證據發票。
法規依據:
第五章第六十七條第二款 因不可抗力或者旅行社、履行輔助人已盡合理注意義務仍不能避免的事件,影響旅游行程的,按照下列情形處理:合同解除的,組團社應當在扣除已向地接社或者履行輔助人支付且不可退還的費用后,將余款退還旅游者;合同變更的,因此增加的費用由旅游者承擔,減少的費用退還旅游者。
NO.9:低價促銷陷阱
典型案例:
多名消費者通過藝龍預定酒店后,藝龍網客服人員通過電話告知,酒店已經漲價,178元/晚的酒店變成398元,288元/晚變成588元……藝龍網給消費者兩個解決方案:取消訂單、按照調整后的價格入住。
然而,得知這一消息后的消費者發現,原網站鏈接仍是預定前的低價。有消費者稱,一些事先前承諾返現、提供優惠券的項目,在得到電話通知后會被取消,藝龍網客服聯系消費者時稱,網絡價格出現問題需要消費者取消訂單。
消費者懷疑,藝龍旅游網正是在用這種低價房費、返現促銷的方式吸引消費者注意,欺騙消費者預訂。
法規依據:
第四章第四十八條 通過網絡經營旅行社業務的,應當依法取得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并在其網站主頁的顯著位置標明其業務經營許可證信息。
發布旅游經營信息的網站,應當保證其信息真實、準確。
NO.10:旅游者“投訴無門”
典型案例:
湖南長沙張女士:我和朋友6月3日,持深圳國旅港澳4天3夜雙人游貴賓劵參加港澳游活動。澳門金濠假期有限公司導游申女士強行要求每人交200元,威脅不交錢就下車走人。回到長沙按照貴賓劵上的投訴電話打了無數次,給該社告知的QQ號碼寫了詳細的電子投訴信要求賠償,一直毫無回音。
法規依據:
第八章第九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指定或者設立統一的旅游投訴受理機構。受理機構接到投訴,應當及時進行處理或者移交有關部門處理(并告知投訴者)。
第八章第九十二條 旅游者與旅游經營者發生糾紛,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一)雙方協商;(二)向消費者協會、旅游投訴受理機構或者有關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三)根據與旅游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