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被調控,藏在“地下”的車位卻控不住,豪宅車位叫價逼近百萬。搶車位成了入住之前的頭等大事,投資車位之風日盛,但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
近期,廣州某樓盤推出了最高72萬元的車位,而京城豪宅“霞公府”的最貴車位更是叫出了80萬元的天價。
車位的瘋狂漲價,與城市汽車消費的迅猛增長有關、與房子土地的不斷增值有關,也與調控之下老百姓投資渠道匱乏的局面有關。一線城市尤為明顯。
中國房產信息集團的數據顯示,2009年~2010年,北京市成交的住宅小區地下車位平均價格接近14萬元,最高的達到50多萬元,低的則為7~8萬元。而在4年前,7、8萬元一個車位還是天價。
據經驗人士稱,2003年香港房價二次大跌,當時車位價格的跌幅卻輕微很多,甚至有成功的投資者通過大量拋售車位抄底其它物業。
那么,應如何玩轉“炒”車位呢?
投資車位一定要選那些好賣好租,而且地段也相對保值的。市中心的車位價格會是外圍的二三倍以上。
理論上說,停車位的價格與房價基本是同步上漲。對于地面的公共車位的租賃,政府有定價權,對于有產權的車位,價格由供求決定,不受政府干預。
小區內的車位只能租售給小區內的業主,只有在有空余的情況下才能“臨時”出租給小區外的車主,而且租期不能太長。一種商品,一旦交易條件受到限制,要炒作它就會變得很困難。
地下室內車位是不受到容積率限制的。在一個確定容積率的前提下,開發商拿到一塊土地,所能提供的住宅面積實際上是確定的,但完全可能通過合理規劃獲得盡可能多的車位。
投資者購買車位時,可以選擇一次性或者按揭貸款兩種方式。如果開發商強迫一次性付款,請與之交涉。
地上車位和部分屬于人防工程的地下車位,是不允許被銷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