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條“中美物價對比”的微博在網上轉發率非常高,內容是說以購買力計算,在中國吃穿用度的成本超過了美國。而記者在對一些外籍人士采訪時,受訪者普遍的疑問是:中國內地的普通人怎么活?
“美國和中國,兩個超級大國,我都住過,我都呆過,我都掙過錢,我都花過錢。咱不拿比率說事,就說在中國月入八千,在美國也月入八千,拿物價做一個比較。”
中美物價對比之吃飯
在紐約這樣的大城市,麥當勞的一個套餐在5美元左右,小城市更是低至2-3美元。即使是那些上等的餐廳、需要穿著正裝出席的場合,一頓晚宴也就 50-60美元左右,外加15%的小費。
麥當勞
在美國吃份麥當勞的巨無霸,4 元。
在中國吃份麥當勞的巨無霸,20 元。
麥當勞巨無霸#p#副標題#e#
中美物價對比:房價
至于美國的房價,在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市區一套房子,兩層樓、五間臥室、外加一個小花園,花費80萬美元。這在美國東海岸算是比較高的價位。而在中部的一些城市,10萬美元就能買到比這面積更大的房子。
中美物價對比:美國10萬美元的住房
在美國買套250平米的房子,差不多要花 50 萬。
在中國買套250平米的房子,差不多要花 500 萬。
美國250平米房#p#副標題#e#
在美國買輛奔馳E-320,50000 元,相當于半年多的工資。
在中國買輛奔馳E-320,980000 元,相當于十年多的工資。
中美物價對比之奔馳車#p#副標題#e#
中美物價對比:服裝
在美國買雙意大利皮鞋,50 元上下。
在中國買雙意大利皮鞋,1500 元上下。
中美物價對比:皮鞋
在美國買件羊絨衫,差不多100元。
在中國買件羊絨衫,差不多1000元。
在美國置套好點兒的西服,500 塊差不多了。
在中國置套好點兒的西服,2000 塊還不夠。
#p#副標題#e#
中美物價對比之租房
在美國租一套三居室,1000 元上下。
在中國租一套三居室,2000 元上下。
美國三居室#p#副標題#e#
中美物價對比:計算機
在美國買臺蘋果G5計算機,頂死了1500.
在中國買臺蘋果G5計算機,怎么也要 30000.
#p#副標題#e#
中美物價對比:豬肉
在美國買斤瘦豬肉,三元。
在中國買斤瘦豬肉,二十元。
#p#副標題#e#
中美物價對比:生日蛋糕
在美國訂一個大生日蛋糕:二十元。
在中國訂一個大生日蛋糕:二百元。
生日蛋糕#p#副標題#e#
中美物價對比:哈根達斯
在美國買一盒哈根達斯,三塊!
在中國買一盒哈根達斯,六十!
#p#副標題#e#
中美物價對比:賓館
在美國 Holiday Inn(四星賓館), 七、八十塊。
在中國 Holiday Inn, 七、八百塊。
Holiday Inn#p#副標題#e#
中美物價對比:加油
在美國加滿一箱汽油,三十塊足夠。
在中國加滿一箱汽油,三百塊也足夠。
#p#副標題#e#
中美物價對比:簽證
在美國辦一年的有效簽證,120 元。
在中國辦一年的有效簽證,1240 元。
#p#副標題#e#
中美物價對比:手機
在美國用手機,一個月50塊基本可以隨便打。
在中國用手機,一個月5000塊基本可以隨便打。
美國人打手機#p#副標題#e#
中美物價對比:看電影
在美國看電影;新大片兒: 8塊!
在中國看電影;新大片兒: 80!
#p#副標題#e#
中美物價對比:美國物價中產階層玩命吃每月只需百元
一、杰西卡一家人均食品開支占人均收入的3%
杰西卡一家七口,老公、兩個孩子、父母、外甥女(寄宿在她家讀大學),通常每星期到超市進行一次大采購,200美元的購物就能把車子后備箱裝滿。她告訴我說,她家玩命吃,也就是想吃什么吃什么,沒任何限制,平均每人每月的食品類生活開支也就在100美元左右。
朋友在美國屬于中上等收入階層,這100美元占她收入的比重可以小到忽略不計。所以,本文用美國平均收入作比較,看看她家的人均食品類生活開支占美國從業人員人均收入的比重有多大。
二、美國四口之家人均食品開支占人均收入的5%
四口之家食品開支分四個檔次:基本型、經濟型、富裕型和奢侈型。基本型家庭食品開支為503.20美元/月,即每人125.80美元 /月;經濟型家庭食品開支為637.70美元/月,即每人159.43美元/月;富裕型家庭食品開支為788.90美元/月,即每人197.23美元 /月;奢侈型家庭食品開支為978.70美元/月,即每人244.68美元/月。2010年9月,基本型家庭食品開支為506.00美元/月,即每人 126.50美元/月,同比增長0.56%;經濟型家庭食品開支為643.10美元/月,即每人160.78美元/月,同比增長0.85%;富裕型家庭食品開支為794.30美元/月,即每人198.58美元/月,同比增長0.68%;奢侈型家庭食品開支為982.90美元/月,即每人245.73美元 /月,同比增長0.43%。以上數據顯示,美國四口之家2010年9月的食品開支比2009年9月增長了0.63%。2009年9月,四口之家基本型、經濟型、富裕型和奢侈型人均食品開支分別占全國從業人員人均收入的3.47%、4.40%、5.45%和6.76%,平均為5.02%。
我詢問過很多朋友,單身或者夫婦二人的家庭,一個月的食物支出,包括下館子,大約也就 200多塊。這只占個人月收入的6%左右。而在北京,你去一趟家樂福出來,恐怕就得200多塊。
其次看衣服。這一點更讓人氣憤。同樣的牌子,居然在發達國家比在發展中國家貴,究竟孰富孰貧還真令人困惑。就以CK為例,一件白襯衣,大約 40塊就買得到,即使折成人民幣,也比國內便宜許多,再同他們的收入相比,真是便宜得沒話說。而且彼酋之商場酷愛打折,動輒 40%off,令人驚駭。一個國內來的MM深有感觸地對我說,在國內時逛一次街買一次衣服就要1000多塊;在美國,除非你買LV或ARMANI這樣一線的牌子,否則,若只是CK、 DKNY之流,想一次花掉一千多塊還真是不容易。下面是根據超市現場照片列出的2010年美國超市的物價:
香蕉0.48美元/磅,約合3.48人民幣元/斤;
精牛肉:4.69美元/磅,約合31.87人民幣元/斤
牛奶1.85美元/加侖,約合1.61人民幣元/斤;
菜籽油0.041美元/盎司,約合4.77人民幣元/斤;
小麥粉0.256美元/磅,約合1.86人民幣元/斤;
飲料:1美元/大瓶,約合6.6人民幣元/大瓶
42吋LED電視629.99美元/臺,約合4157.93人民幣元/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