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9日上午,公安部、中國人民銀行召開新聞發布會,聯合通報近年來公安機關與人民銀行協作配合打擊洗錢犯罪的有關情況。公安部辦公廳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武和平,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副局長韓浩,中國人民銀行反洗錢局副局長蔡憶蓮作現場新聞發布。中國網對此進行了現場直播。
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副局長韓浩介紹說,當前國內外的洗錢活動主要有以下幾種手法:
第一,利用合法的金融體系洗錢。不法分子通過銀行或者非銀行的金融機構清洗贓款,特別是有一些犯罪嫌疑人使用假的身份證在銀行開設多個賬戶,用于轉移和藏匿非法所得及其收益。
第二,利用地下錢莊進行洗錢,不法分子通過地下錢莊將贓款轉移出境。地下錢莊是我國部分沿海和邊境地區出現的非法的金融組織,它從事買賣外匯、跨境轉款等非法經營業務活動,滋生和助長販毒、走私等嚴重的犯罪,破壞國家的金融秩序。因此,我國政府嚴厲打擊和取締地下錢莊的態度一直非常明確,始終保持著高壓態勢。
第三,利用互聯網進行洗錢。不法分子利用網上銀行轉移贓款,有的還通過網上賭博,把黑錢洗白。
第四,通過現金的走私進行洗錢。不法分子隨身攜帶或將大量的現金藏匿于交通工具出入境。
第五,通過投資進行洗錢。不法分子通過投資興建賓館,開設公司,購買商品房,投資房地產等方式進行洗錢;有的甚至在境外開設公司,為其犯罪所得披上合法的外衣。
第六,利用進出口的貿易進行洗錢,通過虛報進出口價格或偽造有關的貿易單據等方式跨境轉移贓款。
第七,利用證券期貨市場進行洗錢。為達到把“黑錢”“洗白”的目的,有些不法分子使用支票存入資金,然后將其作為證券期貨市場內受獲得資金轉移,有的買入股票后,將股東賬戶和其中的股票轉托到其他的證券公司,然后將股票賣掉,提取現金。
作為公民如何來防范洗錢犯罪?她說,應該從以下四個方面認清洗錢犯罪對于社會的危害,然后加以防范。洗錢犯罪對老百姓個人的利益造成的損害是間接的,它主要是對社會帶來以下四重危害:危害經濟體系的穩定,造成經濟扭曲和經濟秩序的混亂。在一些發展中國家,每年的非法清洗“黑錢”金額甚至超過了政府的預算,導致政府對經濟發展的預測錯誤,而且政府的經濟政策容易因為這個引起失誤。此外,洗錢者選擇反洗錢體制薄弱的國家的某一個行業進行投資,其目的就是為了掩飾資金的非法性質和來源,一旦達到了目的,就會迅速地把資金撤回,巨額資金的輸出和轉入不僅導致了這些行業的動蕩,而且會為國家的經濟和金融的穩定帶來很大的隱患。這是第一個危害。
第二個危害,洗錢為其他嚴重犯罪活動“輸血”,幫助犯罪分子實現對非法所得的合法占有,洗錢犯罪日益成為販毒、恐怖活動、走私、貪污、詐騙、涉稅等犯罪活動的伴生物,犯罪分子通過各種犯罪活動獲取非法收益,然后又利用這些黑錢進行更多、更進一步的犯罪活動。
第三個危害,給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帶來巨大的風險,而且損害了金融體系的信譽。許多黑錢是通過銀行等合法金融機構進行清洗的,由于被清洗的黑錢都是大筆的轉入和轉出,長期如此就可能導致銀行合法金融機構的支付風險,影響金融機構的正常業務的開展;而且洗錢活動會嚴重損害金融機構的信譽,從而對金融機構自身發展和整個金融秩序的穩定帶來一定的危害。
第四個危害,洗錢會導致資金外流,影響國家的外匯儲備和稅收。所謂資金的外流,就是特指違法違規向境外轉移非法所得。資金外流通常都伴隨著國有財產化公為私,造成國有資產的嚴重流失,以及走私、逃稅、騙取國家外匯各種犯罪活動,進而造成國家稅收的損失和外匯的流失,影響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在特定的條件下,甚至會危及國家的經濟安全。
她說,老百姓要特別提高反洗錢對社會危害性的認識,樹立反洗錢的意識。此外,要通過合法的金融機構進行金融交易,不要輕易將一些身份證件轉借給他人,否則可能會被不法分子利用來開立銀行賬戶進行洗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