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節假日,商家們都會絞盡腦汁開展各種各樣的促銷活動。其中最為常見的招數便是購物返還購物券或現金。那么購物返券活動中到底暗藏著什么樣的陷阱呢?為了使廣大消費者清楚地了解返券的本質,筆者對購物返券進行了解讀和剖析,以提醒消費者謹慎對待購物返券,做自主自立的消費者。
1、返券使消費者被動地接受重復購物。商家采用滿一定數額獲得返券的優惠經常是限了單品再限單價,在價格的設定上費盡苦心。如消費者購某品牌商品滿1000元返100元代金券,而商品的價格卻設定為1999元,僅差一元便不能得到100元的購物券。這就使原本看似九折的優惠變成了95折。
2、購物返券提高了消費數量。如買1000送100,買3000送350,這就使得原本已經花了900多元或2000多元的消費者有可能為了更多的優惠而再次購物。
3、賣的是不透明商品。這些商品往往低值高價,其相對較高的利潤空間不僅會彌補返券的成本還會有較多的剩余利潤。而這種商品往往不是消費者所需要的商品。此外“返券”的限制還有很多,諸如限型號、限品牌、限數量、限活動、限時間、限價格、不開足額發票、分A券B券等等。
4、返券不找零。如某個消費者有100元的返券,當他面對一個110元的商品和一個90元的商品時,通常會選擇后者。因為這100元的返券好像是“白來的”,即使損失10元也無所謂。因此,商家利用消費者這種心理將90元的商品利潤設得較高,再加上不給顧客找回的10元,自然就成了大贏家。
返券其實是商家利用顧客貪圖小利的消費心理和信息不對稱,與顧客進行的一種消費游戲。“返券消費”實際上是消費者進行的臨時性的消費活動,它受很多非理性的消費動機影響。希望消費者認清購物返券的本質后,能夠根據自己的真正需要采取購物行動,而不再受商家宣傳的影響,不再盲從他人的消費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