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商場、美容院、電信運營商、電影院、游泳館、洗車等服務、娛樂行業相繼推出了優惠條件不一的會員卡、年(月)票、特殊兌換票(券、卡)等。但是,消費者一旦預付了相關費用,就有可能陷入不利境地。例如:某市一游泳館因自身原因,停止經營,造成持卡者無法消費;某市一水店轉手,新水店雖承接了持有原水店水票的客戶,但送水質量大打折扣。某市一居民小區的美容院突然宣布停業,并連續多日不見人影,已購買會員卡的眾多小區居民在與店方聯系不上的情況下,已向公安機關報警。近日,北京一大型連鎖超市因與供貨方發生矛盾,連續幾天暫停營業,已購買會員卡的消費者心懷疑慮,擔心無法再繼續消費,紛紛表示希望退卡。
消費者購買的會員卡、特殊兌換票(券、卡)、年(月)票,實際上是一種有價票證——預付費式消費憑證。它記載著購卡(票、券)人與經營者之間訂立的預付費服務合同。該合同的特點是,消費者提前付費,然后享受服務。由于提供服務的滯后性,消費者在得到一定優惠的同時,卻可能面臨很大風險:一是由于預交費用,消費者已損失了同期利息;二是辦理會員卡、預付費票證,實際上也在一定意義上限制了自己的選擇范圍;三是辦卡、票、券的時候,有些經營者還會提出一些不平等格式條款,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四是由于對經營者的財物和經營狀況缺乏了解,消費者難以預料所付費用的實際消費效益,其利益處于不確定狀態;五是在商家易主、店方倒閉甚至攜款潛逃的情況下,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很難得到保護。
為此,中國消費者協會特發布如下消費警示:
一、辦理會員卡等各類預付費式消費票證時,要認真閱讀有關規則,詳細了解自己的權利、義務;
二、要仔細考察經營者的市場信譽和經營狀況,貨比三家,審慎抉擇;
三、避免一次投入過高,承擔過大風險;
四、保留章程、協議、發票等相關證據,發生問題及時向當地消費者協會投訴,或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申訴,向人民法院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