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唐錚)昨天,證監會基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在買基金之前,投資者必須認識到這是一項有風險的投資行為,有可能賺錢,也有可能賠錢。如果把預防性儲蓄也投資到高風險資本市場中去,肯定是不可取和不理智的行為。如果是贏得起、輸不起,缺乏抗風險能力的資金,最好不要投放到基金投資中去。當前投資者尤其應該重點防止三種錯誤觀點。
第一種錯誤觀點是把基金當作儲蓄。把原來“養老防病”的預防性儲蓄存款或購買國債的錢全部都用來購買基金,誤以為基金就是高收益的儲蓄。
第二種錯誤觀點是把理財當作發財。由于2006年股市大盤持續上漲,基金平均收益率達到50%以上,其中不少股票型基金回報率超過了100%。有的投資者錯把這種火熱行情當作“常態”看待,實際上,很多基金在歷史上都出現過凈值長期虧損的情況,購買基金并不是包賺不賠,而是有一定投資風險的。
第三種錯誤觀點是把投機當作投資。僅僅關注投資收益,不從理性上判斷市場規律,忽略和忘記資本市場和基金產品理性投資、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本質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