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變的果汁、堅果,產品生產期與衛生證書不符的冷凍帝王蟹……近日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集中銷毀了部分不合格進口食品,引起公眾關注。羊城晚報記者昨日從廣東檢驗檢疫局獲悉,今年前7個月,廣東檢驗檢疫局轄區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342批,并均已作退貨或監督銷毀處理。權威部門透過羊城晚報提醒,消費者可通過“兩看一問”,選購合法、合格的進口食品。
廣州截獲272批不合格日本食品
記者8日從廣州檢驗檢疫局獲悉,該局機場快件轉運中心辦事處近日在進境跨境電商商品中截獲107批不合格日本食品,均未能提供原產地證明、放射性檢測合格證明等有關文件,且有14批日本新谷酵素,產地為受核輻射影響的東京都。檢驗檢疫人員已依法作退運處理。
據了解,2011年日本福島發生核泄漏事故后,造成了福島周邊地區大范圍污染,為避免核輻射通過食品渠道對我國民眾身體健康造成危害,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公告,禁止日本福島縣、群馬縣、栃木縣、茨城縣、宮城縣、新潟縣、長野縣、琦玉縣、東京都、千葉縣等地的食品農產品入境。2017年2月13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警示通報,要求各進口企業(包括跨境電商)避免從被我國禁止的10個日本都縣進口食品,進口日本其他地區生產的食品時需提供原產地證明、放射性檢測合格證明等符合要求的相關文件。
今年前8月,廣州檢驗檢疫局從跨境電商中截獲因無法提供原產地證明等文件或原產地為禁止入境的10個日本都縣的不合格日本食品共272批。
不合格進口食品鉆跨境電商空子
從入境環節看,來自權威部門的數據顯示,雖然不合格進口食品整體占比不高,但仍時有發現。
按統計口徑,在“進口食品及化妝品”這一統計項下,1-8月,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共檢驗檢疫進口食品及化妝品4.11萬批,貨值45.65億美元。按貨值排名前10類經檢入境食品化妝品分別為:乳制品、植物油、肉類、糧谷、化妝品、酒類、植物性油類、水產品、原糖、飲料。按貨值前10位的進口國別(地區)為:美國、印尼、加拿大、新西蘭、法國、泰國、馬來西亞、越南、荷蘭、澳大利亞。
1-7月,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轄區各口岸共檢出安全項目不合格的進口食品化妝品共360批次,其中食品342批,均已作退貨或監督銷毀處理,不予入境。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不合格進口食品是從跨境電商渠道檢出的。如廣州檢驗檢疫局蘿崗辦事處今年前7月就在跨境電商中共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15批次、1691件,這些不合格進口食品涉及嬰幼兒配方乳粉、膳輔食食品、餅干、軟糖等。
違規添加、菌群超標等問題最常見
進口食品在哪些方面最容易出現不合格現象?羊城晚報記者梳理近兩年檢驗檢疫部門發布的典型案例發現,違規添加、菌群超標等問題最為常見。
飲料類,不合格原因主要為菌落總數、大腸菌群以及霉菌超標,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溴酸鹽、硼等理化指標不合格;糕點餅干類,不合格原因主要為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指標不合格,過氧化值超標等;干(堅)果類,不合格原因主要為微生物指標不合格,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標簽不合格;糖果巧克力類,不合格原因主要為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指標不合格,標簽不合格;乳與乳制品類,不合格原因主要為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亞硝酸鹽超標,檢出β-內酰胺酶。
廣東檢驗檢疫部門提醒,消費者可以通過“兩看一問”選購合法、合格的進口食品。
一是要看進口食品外包裝有無中文標簽;二是要看質檢部門出具的檢驗檢疫證明,可以向經銷商索取進口食品的檢驗檢疫證明;三是在購買進口食品時有疑問,消費者可以向出具檢驗檢疫證明的檢驗檢疫機構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