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安全問題讓人不省心。就拿每天都要使用的電梯來說吧,記者家里也就4口人,最近有兩人前后遭遇被困電梯和電梯往下掉的情況。心悸之余上網查了查,遭遇電梯故障的小區和業主還真不少,其中既有被困幾十分鐘甚至數小時的,也有“自由落體”好幾層的,總之都是嚇得人魂飛魄散。
什么樣的電梯才有安全保障?對于這樣的問題,開發商也是很難說清,僅用“小概率事件”來回答。據稱,開發商選擇電梯基本上是本著開發商利益、售樓的宣傳、安全使用、綜合開發成本四個基本原則進行的,而且成本在其中有著較大的比重。就品牌來說,一般都是知名品牌,但大品牌、用得多也不一定就是安全的保障,例如近期頻出的電梯事故,均是某一排名第一的電梯品牌。
據說,國家對電梯安全標準管得非常嚴,品牌廠家的產品都是符合安全標準的。問題就在后期的使用、維護能否做到高標準嚴要求。例如定期保養維護上,有的開發商和物管為了降低成本,聘用低價的維保公司或者減少維保次數,這將使電梯運行的質量大打折扣。再如管理上,電梯監控設備往往成了擺設。最近某小區發生被困電梯事故,業主狂按警鈴都無反應,后來才知道,監控室里根本就沒人。所以,很多電梯安全事故并非都是質量問題,而是維護問題。如何有效地監督和監管電梯安全運營,不僅是小區物管和開發商的問題,也需政府部門強力介入。
另外,記者從一些電梯安全事故中還發現一個問題,就是業主的安全意識問題,F在一些小區會搞一些地震逃生演練、火警逃生演練等等,但是基本上沒有聽說過電梯逃生演練的事情。事實上一些業主遭遇安全事故時,由于慌張或敲打、硬掰電梯門等反而出現加重險情的事情。因此在小區開展電梯安全宣傳和逃生演練十分有必要。(黃 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