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電(記者李婧)浙江大學不動產投資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與《小康》雜志昨日聯合發布《中國居住小康指數》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六成受訪者認為房價會影響幸福感,一線城市住房擁有率最低。
安居樂業是受訪者普遍關注的話題,六成受訪者認為房價會影響幸福感。報告顯示64.2%的受訪者認為二線城市最適合居住,48.4%的受訪者認為解決住房問題應靠政策支持。
近年來,出現年輕人從“逃離北上廣”到“逃回北上廣”的回溯。高房價、高生活成本和戶口門檻等成為逃離大城市的因素,而在小城市的平庸和固化以及二三線城市的上升空間有限等因素,又使眾多人又不得不回到大城市。如果單純將房價與幸福感掛鉤,超六成(62.5%)受訪者認為房價會影響幸福感,房價越高,幸福感越低。
據該調查顯示,若單純從理想狀態考量“什么地方適合居住”,超六成人(64.2%)選擇二線城市,26.3%的受訪者選擇三線城市,只有2.8%的人選擇一線城市。而反觀另一數據,有超過七成(75.6%)的受訪者表示仍愿意繼續留在本地發展。雖然本地發展存在諸多困難,但“買房難、租房不易,住房問題難解決”并非“本地發展最大困難”,僅占13.3%的比率。
北京、廣州、深圳和上海四個一線城市住房擁有比率排名40個城市的最后四位,北京則以70.7%的比率排名倒數第三。除此之外,經濟較為發達的省會或者重點城市,其住房擁有比率并不是特別高,其位置大都靠后。
另據“中國城市居民居住情況調查”顯示,自2009年以來有超過七成(71.4%)國人購買了住房,其中用于滿足剛性需求,占總比例六成以上。在4個一線城市、2個直轄市、26個省會城市和8個重點城市中,長沙、拉薩、福州分別在“40城市擁有住房比率”、“40城市居民本年度買房意愿”和“40城市居民居住環境滿意度”排行榜中位列第一。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住建部住房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顧云昌表示:“現在,中央、地方政府對房市都有一種糾結的心情:既希望房價合理回歸,又希望房地產市場不要‘硬著陸’。所以,必須在防止硬著陸與防止反彈之間找到一個合理平衡點。”
據了解,本次調查涉及4個一線城市和多個直轄市及省會城市以及重點城市40個,收到10308份有效問卷,調查對象遍及各城市本地戶籍原住居民、本地戶籍非原住居民和非本地戶籍的非原住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