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末,房貸收緊,樓市調控政策頻出。為了沖刺業績,很多開發商都選擇在歲末年初推出各種購房優惠活動,于是乎“年初鉅惠”、“特價房源”、“抄底行動”紛紛上演,各地房產項目就打起了優惠戰。
觀望許久的你是否已經蠢蠢欲動,打算抄底?然而,極具誘惑力的優惠信息,是“餡餅”還是“陷阱”?令人眼花繚亂的優惠,哪些含金量高?哪些是海市蜃樓?《中國質量萬里行》提醒準備年初購房的消費者們,買房前一定要避開4大雷區。
雷區1:誘人的“特價”幌子
歲末年初,一些特價房打著“全年最高優惠”的幌子,讓無數購房者心動不已。然而,讓開發商“讓價”并非那么容易,有些特價房在建筑品質、戶型設計、房屋朝向等方面存在很多問題,也有些房源即便是打著“特價”,但優惠后也不比周邊同類型房子便宜。誘人的“特價”暗藏雷區,購房者應在價格與品質間做個權衡,盤算好折后單價,看看所謂的“特價”是不是真的優惠。
雷區2:贈送面積可能成為違建
“新年贈送超大面積”是很多樓盤打出的標語,而這其中也可能被“埋雷”。雖然置業顧問口頭承諾及戶型銷售資料上都標明了贈送的面積,但戶型圖上還有這么一句:“本資料所有圖片及文字說明僅供參考,實際交付標準以規劃國土部門的批準文件及雙方簽署的買賣合同為準”。作為一種促銷方式,贈送面積暗藏風險。
比如,開發商會贈送露臺或小花園,但這些面積卻不被載入房產證,不享受產權待遇。這也就意味著這些贈送面積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算作違建面積。面對贈送面積的雷區,購房者一定要要求將贈送面積寫進合同,注明贈送面積能夠跟主體房產享受同等商品房產待遇。
雷區3:“零首付”不等于“零風險”
年初,很多樓盤打出“零首付買房計劃”。這種樓市促銷相當賺眼球。目前,“零首付”有兩個概念:第一種,本質上等同于分期首付,即先不支付或者少量支付首付,等過幾個月或者一年時間,把剩余首付湊齊,再去申請房貸,期限一般不會太長,大多會以交房時間為限;第二種就是把合同價抬高,虛假貸款。從安全性和可操作性來說,前者明顯優于后者。
但是,“零首付”也可能成為一大雷區。某些沒有信用的開發商,往往在達到其目的后撒手不管,置購房者于進退兩難境地,最后購房者往往需要通過法律維護權益,勞神費力。面對這樣的雷區,購房者可以通過銀行、相關政府機構詢問“零首付”的可行性及風險,將與開發商的對話進行錄音,并且讓開發商將承諾的優惠政策寫成文件或寫在合同中,便于保護權益。
雷區4:冠冕堂皇的樓市廣告
隨著網絡的發達,購房者在走進售樓處之前通常會通過網絡搜索樓盤信息。距市中心僅10分鐘車程、未來有城鐵規劃、隸屬某某經濟圈、與世界生態園林相鄰……這些呈現在樓盤介紹頁中的信息都是購房者關注的熱點。但是,越是引人關注越容易被埋雷。購房者不能輕信,而應了解如開發商實力、聲譽、口碑,樓盤地段、價格、戶型、周邊配套等信息。
另外,利用專業的地圖工具查詢樓盤周邊大環境、從權威網站上查詢該地區的規劃,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驟。對于開發商的口頭承諾,購房者不要輕信,只有寫進合同里的才是靠譜的。
面對年初瘋狂的樓市促銷,購房者要認真分析這些促銷宣傳背后的東西,警惕雷區,買到真正有品質的好房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