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海淀區消協接到了上海陳女士的投訴,稱其在某團購網站上團購了鱷魚牌T恤,團購的廣告上稱“支持專柜驗貨,發現不是正品無條件退款”。陳女士收到貨后,到專柜驗貨,發現不是正品,要求退款遭拒。
《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第四條規定:“國家對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實行許可制度;對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實行備案制度。未取得許可或者未履行備案手續的,不得從事互聯網信息服務”。經查這家團購網站網頁下端標注的網站備案號在國家工信部網站未查到備案信息,而通過域名查詢到的備案號卻是另外的備案號,主辦單位為個人,因不是經營主體,屬于公民個人之間的私下交易,消協無法受理,陳女士只能走法律途徑。
團購這種新型的消費形式,對于消費者來說,省了錢;對于商家來說,既吸引了客源又提升了口碑,因此受到了消費者和商家的雙重追捧,以驚人的速度迅猛發展。從2010年1月第一家團購網站上線后,截至2011年5月,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統計,我國團購網站數量已達5048家。因此目前團購網站同質化競爭激烈,各種團購網站魚龍混雜,消費者在進行交易時特別要注意理性選擇,要明明白白團購,別迷迷糊糊地成了帶著謎團去團購的“迷團”。
海淀消協在此特別提示消費者:在進行團購交易前,到工信部網站的“公共查詢”模塊,輸入網站的域名(網站網址中去掉www部分),審查網站ICP資質,如果主辦方為個人,消費者的權益將難以保障,建議不與其進行交易。對于團購網站,應該有許可證號,北京區域的格式是“京ICP證號”,而不是“京ICP備號”。
(KO.YHM)
來源:新民網
聲明: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