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在美國發展成熟的“返利網”在中國遭遇了變種。以“你消費、我返錢、零成本購物”、“消費多少返多少”為幌子,部分購物返利網欺詐消費者或其他電商套取返利,最終淪為一種傳銷或非法集資犯罪的工具。昨天,市消協提醒消費者,別輕信高額返利的宣傳,理性消費,避免誤入傳銷陷阱。
■現狀:虛假交易“套”錢
從2011年開始,購物返利的模式在我國興起。原本“購物返利”是一種電子商務創新,在美國已經相當成熟。返利網站充當購物網站和消費者的第三方導購中介。返利網站許諾從該網站點擊進入購物網站購買,將額外獲得幾個到十幾個百分點的折扣。返利網站再與購物網站談判,要求購物網站給予返傭,返利網站再將其中一部分兌現返還消費者,剩余部分是返利網的利潤。這個模式下,返利網站、購物網站、消費者三贏局面。
今年4月以來,中國的部分返利網站陸續被工商等有關部門查處。其中,較知名的太平洋直購網、福建百分百返利網、溫州百業聯盟、萬家購物等大型購物返利網站先后被查處或倒閉。
據了解,這些返利網站在經營中,以“百分百返利”、“零成本購物”為噱頭,大量吸引會員和加盟商,收取加盟商交納的手續費后卷款出逃,或者不賣商品,靠發展下線賺錢。例如,一些聯盟商家在暴利的誘惑下,誘導消費者做假單套取返利,繳納一定比例的手續費,不買商品一樣參與返利。網站以返利誘惑消費者進入,用后面入網的人的錢返給前面的人。實際已完全是虛假交易,與購物返利網設計的運營模式的初衷完全背離。
在我國“購物返利”網站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記者了解到也有許多返利網站以合法的模式在賺錢。
■分析:騙子網站存5大特征
市消協認為,部分騙子購物返利模式主要存在5個特征:一是虛假返利。購物返利促銷的商品報價往往高于實際價格,返利網站通過提高商品標價,進行虛假返利,這些返利其實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二是虛假宣傳。雖然返利網站打出了“購物滿500返500,滿1000返1000”等五花八門的廣告,但返利的額度和期限并不明確,返利網站常以“正在處理中”為由搪塞消費者。有的返利網站還設置了兌現門檻,如購物返利有最低消費標準、使用了優惠券不符合兌現條件等等。
三是風險不可控。返利網站的返利資金完全來源于加盟商向其交納的銷售額提成,如果后期的消費人數或銷售額跟不上,必將導致資金鏈的斷裂而使返利無法繼續。一旦資金鏈條斷裂,將造成資金難以追回的大面積投訴。
四是涉嫌違法傳銷或非法集資。一些加盟商誘導消費者為了獲得高額返利,完全沒有購物卻以做假賬的形式來參與返利。為了增加營業額和擴大規模,返利網站不僅視而不見,甚至故意縱容。如:做一單1000元的虛假消費單,消費者只要交了消費額的15%,也就是說只要交150元,以后每天就可得到相應返利,一直到1000元全部返回為止。。
五是維權難度大。由于返利網站數量眾多、參差不齊,其中不乏一些帶有欺詐性的“釣魚”網站,如果消費者通過這些網站進行交易支付,可能被直接騙走錢財,還有可能被惡意病毒竊取銀行賬號和密碼。發生糾紛后搜集證據難,消費者一旦權益受到侵害,維權難度很大。
■提醒:消費者需理性消費
市消協提醒:部分“購物返利”有風險,消費者須理性消費。在面對“購物滿500返500,滿1000返1000”、“多買多返,紅利不斷!”和“零成本購物”這樣的宣傳時,消費者應該首先保持理性進行判斷,商家是以盈利為目的,如果消費者購買商品后都是百分之百地返回,任何商家都不會做這種賠本的買賣。
消費者最好選擇“明碼實價”的誠信交易方式,明明白白消費,不要在消費需求中摻雜投資、投機等任何預期心態。
此外,消費者如果遇到購物返利侵權行為時,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好各種消費憑據,如發票、網絡訂單、網絡聊天記錄等。另外,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發現打著“購物返利”旗號虛假宣傳、涉嫌傳銷等違法行為或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請保留相關證據,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或投訴。
■文/本報記者 藺麗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