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妻子最近一個多月不知咋的瘋狂迷上了網上偷菜游戲,每天晚上都要起來幾回上網偷菜,像著了魔,家里的大小事都不管了,咋勸都勸不住!”昨日,銅川近50歲的市民田先生給記者打電話,希望能見面訴說自己的苦悶。
田先生在銅川一家企業工作,一見記者就唉聲嘆氣:“你說這是咋回事,我所聽到見到的基本都是年輕人和學生娃迷戀網上游戲,沒想到我妻子已40多歲了,一不留神也讓網絡給迷住了,對上網偷菜的癡情,簡直叫人難以理解!”
妻子自作主張買電腦做起網上偷菜“專業戶”
田先生說,他妻子這幾年一直給兒子陪讀。以前因為娃在上學,家里一直沒買電腦,妻子基本不會上網聊天。今年暑假,兒子帶回一臺筆記本電腦,并幫助母親學會了網聊。沒想到,妻子很快從“門外漢”變成了網聊高手,建博客、上QQ……天南地北的網友有了一大“群”。這還不算啥,兒子走之前,又給他母親在網上“開”了一塊地,玩起了時下最流行的“網上偷菜”游戲。誰知妻子一“偷”上癮,自作主張花4000元買了一臺電腦,做起了網上偷菜“專業戶”。
為按時偷菜幾次炒糊菜一晚起來幾回上網
開始時,妻子只是利用空閑時間上網種地偷菜,不太影響正常生活。可最近半個多月,妻子簡直到了癡迷程度,“只要在家就一直開著電腦,還準備了一個小本子,把網友們種的菜的成熟時間記下來,有時正做著飯,突然一聲喊就奔到電腦桌前,忙著‘按時’偷網友的菜,好幾次都把鍋里的菜燒糊了;每天把手機鬧鈴定到早上6點,起床后顧不上洗臉,就開電腦偷菜,然后才洗臉上班,晚上常常熬到半夜不睡覺。她還常常啟動多個頁面,不停地打開查看,忙不迭地給別人捉蟲、除草,說這樣可以掙金幣,提高種菜級別。最不能令人容忍的是,現在她連晚上上廁所都要打開電腦看一下,有時一晚起來幾回就要看幾回,鬧得我也睡不好覺……”
網絡游戲咋這樣勾“魂”“誰能幫我勸勸妻子?”
“看著她疲憊的面容,我多次勸她不要沉迷于這些網上虛擬的東西,以免影響工作和身體,可她答應得挺好,一見電腦就要開機。前幾天家里的電腦壞了拿去維修,她吃了晚飯就找網吧或到同事家上網,一上還是半夜才回家,說再不偷菜,級別就攆不上別人了。”
田先生說:“我也不知她要攆誰,攆上了又有何用?但我看到了網絡游戲是如何勾人‘魂魄’的!妻子已經著了魔,家里的大小事都不管了,經常忘了做飯、吃飯。誰能幫我勸勸妻子?”
心理學者稱玩游戲應有自制能力
“偷菜”是近來風靡“網絡世界”的一種互動游戲,用戶在網上種植農作物,作物成熟后如果玩家不及時收獲,就會被朋友摘去,賣出作物可獲得虛擬金幣。用戶級別越高,能種植的作物就越珍貴、越值錢。有記者通過網絡采訪發現,近九成受訪網友表示正在遭受“偷菜”困擾,圍繞著“偷菜”游戲,也會不時冒出令人哭笑不得的新聞。
有心理學者認為,網絡游戲是一種可以短時間內就讓人沉迷其中的東西,玩玩可以,但要有自制能力,適可而止。若是迷進去了,時時刻刻惦記著去“偷菜”,不僅影響了工作、學習和生活,也會對精神、家庭造成傷害,實在不可取。本報記者黃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