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鴨
阿里巴巴在本次MGAS上宣布進軍移動游戲市場領域,實在是不足為奇,因有前車之鑒,倒也順理成章。
馬云(微博)三年曾表示,“我們堅定地認為游戲不能改變中國,中國本來就是獨生子女家庭,孩子們都玩游戲的話,國家將來怎么辦?所以游戲我們一分錢也不投。人家投,我們鼓掌,但我們不做,這是我們的一個原則。”此外,馬云還曾公開表態“餓死不做游戲”。
馬云的這一番言論的確讓阿里巴巴的形象瞬間“高端大氣上檔次”。但其實業內人士以敏銳的嗅覺,捕捉到了一絲怪異的味道:馬云已經做好進軍游戲領域的準備。
實則,阿里巴巴進軍手游市場領域不存在絲毫的偶然性,一切皆為必然。來自權威機構游戲工委的《2013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移動(微博)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12.4億元人民幣,比2012年增長了246.9%。井噴式盈利增長,帶來的必將是整個行業的擴張。產品數量迅速膨脹,由此也使得產品發布渠道成為了人見人愛、車見車載的“白富美”。
阿里巴巴擁有7億淘寶用戶,9億支付寶用戶,手機淘寶DAU達到2.7億。如此龐大的用戶基數資源,如果不用來做些什么,那當真是暴殄天物。而移動游戲市場井噴式的發展現狀,也怪不得阿里巴巴做起了手機游戲平臺。可以預料此平臺運行之后,阿里巴巴旗下絕大部分業務將與手機游戲平臺進行支持。
據阿里數字娛樂事業群總裁劉春寧透露,阿里巴巴將以全平臺的自由流量與外部流量,全力支持手機游戲平臺的運營,其中重點打造精品游戲的營銷推廣與分發。全平臺的概念令人震驚,如統一賬戶、支付寶支付、淘寶虛擬貨幣交易、大數據統計服務、阿里云數據支持、阿里旺旺整合游戲SNS等等。可以預料,一個龐大的、具有一條龍營造實力的、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大保健式”手游平臺正在崛起!
實則,面對如今行業實力的大發展,以及4G牌照的發放,手機游戲市場、特別是手機網絡游戲將迎來新一輪更大規模的井噴發展,阿里巴巴沒有理由不搶一口肥肉吃。而打著“為游戲爭取一個健康生態環境”的正義旗號,阿里巴巴手機游戲平臺也算是師出有名。但問題就在于,阿里巴巴是否一直甘愿做平臺?答案,其實早已寫明。從“渠道”到“產品”,只是時間問題,如今的阿里巴巴早已具備了獨立研發各類型手游的絕對實力,只是欠缺一個平臺,一個大把大把撈金的平臺。
如今阿里巴巴做的是渠道上的事兒,開出的條件更是充滿了誘惑:采取7:2:1的分成模式,其中游戲開發者獲得70%收益,阿里獲得20%收益,其余10%捐助給教育基金。在盈利模式中不難看出,阿里巴巴以高額的分成模式,急劇拉攏游戲產品,并明確著將以“走量”來獲得收益。而暗藏的,卻是為平臺快速積累產品資源、提升人氣,為接下來自身手游產品打下堅實基礎。
因此,阿里巴巴大舉進駐手機游戲領域,絕非一時興起,實則蓄謀已久。
以目前所掌握的信息來看,阿里巴巴一舉打破業內平臺與游戲運營商之間的分成比例,從常規的1:9逆轉為7:2:1,這劑強心針將吸引手游開發商、運營商的極大關注。
在此我們不妨揣摩一下,阿里巴巴放棄高盈利,理由是“打造更健康的手機游戲生態”,但俗語說得好:在商言商、無奸不商。如是說放棄短期高盈利的背后,又將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段子?
揣摩一:吸引大量中小型游戲開發商加入阿里手游平臺,迫使其充分依賴,隨即進行收購。
揣摩二:阿里巴巴全平臺與手機游戲平臺深度結合,挖掘全平臺領域產品的深度價值,刺激全平臺盈利跨領域增長。
揣摩三:阿里巴巴從電商領域,成功涉足中國游戲產業,以手機游戲為突破口,進而業務實現對全游戲產業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