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店1元秒殺背后貓膩兒多
“秒殺”是指網店賣家推出限量的熱門商品,規定在某日的幾點鐘開始銷售,屆時會有大批網民在很短時間內守候在電腦前等待搶購,造成每秒都有多次成交、差一秒就買不到的火爆現象,這種現象被網民們形象地稱之為“秒殺”。
■案例
2009年9月25日至30日,聯想、飛利浦、惠普等名牌產品在淘寶商城共同推出“1元秒殺”活動。每天20時上架20件不同的商品,包括液晶電視、筆記本電腦等,全部以1元價格銷售。其中最貴的飛利浦液晶電視機價格3599元,最便宜的聯想上網本也要2899元。這場廉價的互聯網搶購,吸引了眾多網民的參與,共有18億人次參加,平均每天參加“秒殺”活動的人數達到3億。
然而,細心的網民發現,有一位買家在同一時間“秒殺”到了3件商品。這顯然是不正常的,因為賣家商品20時整上架后,買家刷新出購買頁面,要點擊相關按鈕進行確認購買,然后還要填寫驗證碼,淘寶網服務器還要受理買家表單進行確認,每個環節都需要時間,整個過程辦下來,要數分鐘左右。
■內幕
“秒殺器”作弊沒商量
原來,有人在使用一款叫“秒殺器”的軟件進行作弊“秒殺”。這款軟件在提交搶拍數據時,會自動判讀提交數據是否有效,如果無效可以瞬間再次自動提交,無需人工介入,其速度以毫秒為單位計算,人工提交的速度遠不及其千分之一。
除了有買家使用這種“秒殺器”作弊之外,還有賣家在自賣自買,惡意炒作。前不久,淘寶網管理部門宣布刪除了144個賣家掛在網上銷售的“秒殺器”軟件,犯規的賣家不得再申請搞“秒殺”活動。但有網絡工程師稱,使用“秒殺器”從數據提交到完成提交也就幾秒鐘時間,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無法完成對數據的自我校驗,因此很難判斷是否使用了“秒殺器”以及誰在使用“秒殺器”,所以,阻止“秒殺器”使用還有技術上的困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