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編:莊嚴 編導:張姝 攝像:白羽、樊金峰
網絡購物如今已經成了時尚消費,目前國內網購用戶總數接近一個億,全年網購總額今年預計將達到2500億元左右,其中網絡團購憑借組團消費、超低折扣,更是聚集了大量人氣。同樣的商品,團購網站給出的可能是三四折、一二折的優惠,甚至是你購物商家買單還額外贈送消費券等等,這樣的宣傳語確實有相當的吸引力。然而低價方便的網絡團購背后,也隱藏著很多看不見的風險。
團購網超低的價格,吸引了無數消費者的眼球。團購產品的折扣通常低于傳統購物網站,只是市場價的一至四折,更有很多產品達到了一折以下,現在甚至出現了零元以及負一元的情況。
消費者:首先團購網站的人數比較多,再一個是團購網站便宜劃算。
消費者:發現上面的東西相對來說也比較便宜。
團購網站充滿了讓人眼花繚亂的購物機會,卻也隱藏了很大的風險。
今年5月初,張力在1288團購網上團購了兩雙帆布鞋,他當時并沒有意識到這筆簡單的交易,會給他和同事帶來一系列不愉快的經歷。
消費者 張力:我是5月初買的,當時說是8到10天發貨。
當時,1288團購網標明的這雙帆布鞋,標價65元,而在其他購物網站上標價則是531元。張力是5月初下的訂單,按照承諾,10天之內就能收到鞋子。原以為是買到了便宜貨,可是在網站顯示交易成功的十幾天后,張力并沒有按時收到他在1288團購網上購買的帆布鞋。
張力:后來就是可能過了十多天,包括我們也通過QQ問他,他總是說馬上就到了,馬上就到了。
由于有過多次網購的經驗,此時的張力并沒有意識到有什么不妥。然而幾天后和賣家的一次溝通,卻讓張力覺得有些不對勁。
張力:他當時說是從韓國海運過來,當時我就覺得有點問題,因為就算運輸的話,光運費就不止這些錢。
又過了一周,鞋子還是沒有像賣家承諾的那樣很快到達,此時距離付款,已經有一個月的時間了,當張力再次登陸1288團購網站時,意外地發現自己的帆布鞋已經顯示為退貨狀態。
張力:就有一天上,突然看到賬戶里面做退貨處理了。
記者:你要求退貨嗎?
張力:沒有。他當時退貨就是顯示在它網站里面,我們每個人購買都有一個人賬戶,只是在它網站里我們個人賬戶里顯示,退了多少多少錢,但是實際上我們支付的那個支付寶賬戶里面沒有退款顯示。
記者:是一個虛擬的賬戶嗎?能拿到錢嗎?
張力:拿不到。
1288團購網顯示,張力的貨款已經退到了該網站為他設立的虛擬賬戶,但是卻無法提現。張力立即聯系了1288團購網,要求把錢退還到他當時付款用的個人賬戶。
張力:他有好幾次時間段,就是應該大概三次到四次說,我這邊正在一個一個跟大家退款,這樣,但后來就沒有消息了。給他發QQ也不回了。
幾天過后,張力在1288團購網的公告中看見一則聲明,說已退款需要提現的用戶,可以發送相關信息到指定郵箱申請提現。
張力:對,我們都發了。
記者:有什么回復沒有?
張力:沒有回復,就是發郵件之后,會有一封郵箱設置的自動回復的郵件,就是該郵件已收到,或者請耐心等待。
記者:那有其它下文嗎?
張力:其它沒有,其它下文沒有。
此時,張力猜測自己可能被騙了,可是讓他更沒想到的是,六月中旬,1288網站的團購商品突然被全部撤銷,而且網頁上登出了一則100萬元出售1288團購網站的廣告,張力的賬戶也登陸不了了。在網上搜索時,張力看到一個1288維權qq群,群里有上百人跟他有同樣的遭遇,不少買家反應已經報了警,但是直到現在還沒有結果。
張力:它是不是這個東西從一開始就是一個詐騙的動機。給他發QQ也不回了,網站上也一直都顯示一個電話號碼,但是在這個電話號碼始終是打不通的。
張力這次參加網絡團購的經歷,可謂一波三折,迷霧重重。本來他只是想追回那怎么也退不回來的65元買鞋錢,沒想到現在等來了1288團購網標價出售的消息。錢數雖不多,這事卻離奇。這家突然消失的團購網站究竟是什么來頭?騙走他錢的到底是什么人呢?記者繼續展開了追蹤。
記者通過1288團購網上的這個qq號碼和聯系方式,多次聯系網站負責人黃先生,但一直沒有得到任何回應。記者注意到,網站上標明的地址在北京市海淀區新中關購物中心,記者隨后來到了新中關購物中心。
北京市海淀區新中關購物中心工作人員:是這樣,我們新中關購物中心內是沒有1288團購網這個商戶,新中關也沒有經營過類似的網站。
物業工作人員查詢了該中心近三個月以來的商戶名單,在該中心的商戶名單中,沒有發現任何與1288團購網和黃先生相關的信息。
北京市海淀區新中關購物中心工作人員:如果網上出現這樣的表述的話,那純屬詐騙行為。
查詢過程中,記者發現,黃先生曾經在其他網站的廣告中,公布了另外一個辦公地址——北京市東方梅地亞c座601室。于是,記者又趕到了該商鋪尋找線索。
記者:你好,請問您這兒是東方梅地亞C座601嗎?
北京市東方梅地亞C座商戶:對對對。
記者:您好,您是什么時候租下這個商鋪?
北京市東方梅地亞C座商戶:我們是去年11月份簽的約,我們是從東方梅地亞的租賃中心過來的。
記者:他們也沒有租出去過給別人?
北京市東方梅地亞C座商戶:沒有,因為我們進來是毛坯的,連店都沒有。
記者:五六月份期間,你們沒有對外。
北京市東方梅地亞C座商戶:沒有,我們一直都貼著那個布,就是在裝(修)
記者咨詢了梅地亞的物業租賃部門,該部門表示他們從未向1288團購網租售過商鋪。1288網站到底在哪里,這位黃先生又是誰呢?采訪中,張力告訴記者,他們付給1288網站的貨款,是即時轉賬,直接支付到對方支付寶賬號上的。那么支付寶能否提供幫助呢?
支付寶工作人員:這個交易已經成功了,如果要申請退款的話就只能聯系賣家來申請退款了。現在如果聯系不到賣家又想把資金退回來,單方面支付寶這邊是沒有辦法處理的,那么您如果實在是聯系不上(賣家),要對這個資金進行處理的話,那就由司法機構來配合我們進行資金退回。
記者:他在這邊申請注冊的時候的聯系方式還有嗎?
支付寶工作人員:這個的話要去查的話也只能提交給司法機構,我們這邊是不會披露給個人會員的。
查找的線索再次中斷,那么,1288網站在工商局是不是會有相關的登記注冊信息呢?記者隨后來到了北京市工商局,工商局拒絕了我們的拍攝要求,記者通過投訴電話進行了查詢。
工商局工作人員:1288不是個單位注冊的名稱啊,您首先得確定它是一個注冊的企業。
記者:那這個咱們應該投訴到哪個部門呢?
工商局工作人員:那這個人之間的私下交易行為引發的糾紛這就得通過民事訴訟了。
工商局工作人員告訴我們,現在關于個人團購網站的信息,在工信部應該會有相關的備案。記者隨后登錄工信部備案公共信息查詢系統進行了查詢,發現系統中確實有這家網站的備案,顯示負責人叫黃維喻,5月17日審核備案,備案地址為安徽,單位性質為個人,但是除此之外,沒有登記聯系方式、地址等其他任何相關內容。按照網站顯示的備案號,記者咨詢了安徽省通信管理局。
安徽省通信管理局工作人員:要找工商局或者公安,這個和備案沒有關系,你要找到相應的管理部門,不然你這個白費勁了。
記者多方查找,找不到任何關于1288團購網站和黃維喻的線索,隨后,記者又來到了中國消費者協會。
中國消費者協會工作人員 許埡宸:我們跟北京市工商局,跟其它工商局聯合查處過,查到這個地址、地點都是虛假的,根本就不存在,幾乎沒有什么線索,如果被騙的話,我們是沒法解決。
記者追蹤1288團購網站和網站開辦者黃維喻的所有線索到此都中斷了,正當調查似乎走進死胡同的時候,一個意外的情況出現了,之前記者通過1288團購網上的qq號碼給黃維喻發去的留言有了回信,他同意接受采訪,說清事情的來龍去脈。
1288團購網負責人 黃維喻:現在成了這樣一個三角債的關系,商家這邊把我的錢,把這個用戶的錢卷走了。
他就是1288團購網站的負責人 黃維喻,黃先生表示,這次的事情主要是因為他被供貨商騙了。當時他在網絡上和一家制鞋廠簽訂了十萬元的進貨合同,并交付了兩萬元定金,可是后來對方就再沒有了消息。
黃維喻:他讓我預付了兩萬塊錢的定金,然后預付完之后他就跑了。也是在網上,也是在一些供貨商網站上。
記者:他的那個企業名字叫什么名字?
黃維喻:是叫廣州青房鞋業。鞋具,對。
記者:青房鞋具廠。
黃維喻:對,這個商家的話是叫劉國茂。他有執照,對,我也查過了,也有登記。
據黃先生的講述,由于他被供貨商欺騙,沒有買到貨品,所以只能退貨給消費者,記者隨后在黃先生提供的網站上搜索該商戶名稱,但是沒有查到該商戶的信息,隨后記者在廣州工商局的網站以及其他搜索引擎中進行了查詢,也沒有找到該商戶的任何信息。黃先生被騙的經歷是否屬實,我們無從得知。黃先生告訴我們,這次團購的買家有300多家,涉及貨款有 。前段時間他拿自己的錢,給一部分客戶先退了款,但是后來又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導致他沒法再繼續辦理退款了。
黃維喻:網站被人攻擊過。
記者:您是指?
黃維喻:被惡意攻擊過。
記者:出現了什么結果嗎?
黃維喻:結果的話就是導致后臺的數據全部丟失,然后我只能憑這個支付寶的交易記錄,還有他們發的申請提現的郵件,來跟他們進行提現申請的這個處理。
按照黃先生的說法,用戶信息的丟失導致他無法依據當時網站記錄的購買情況一一退還現金,他只能在自己的支付寶賬號核對交易記錄后進行退還,但是由于他的支付寶賬戶現在已經被銀行凍結,無法登陸查看交易記錄。
黃維喻:對,退款信息的話需要等支付寶解凍之后,登錄之后才可以查看退款記錄。
記者:之前他們(支付寶)跟你聯系怎么說?
黃維喻:他們是說先讓我把這個款全部退完之后才可以解凍。
記者隨后跟支付寶客服進行了溝通,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凍結賬戶不意味著無法辦理退款,賬戶凍結后,支付寶提現功能關閉,但是會根據賣家的申請,開通部分功能以協助完成退款。不過他們還沒有接到黃先生關于開通退款功能的申請。
黃維喻:我覺得我現在就不想說我是不是騙子,還是怎么著,在七月初的時候,我們會把這些提現申請處理完的,到時候看到結果之后,大家就會知道這個事情是怎么回事。
黃先生說,這段時間他正在忙著出售1288網站的事,想等談下新買家之后再處理退款。
記者:但是為什么想到要把這個新的客戶談下來之后,由第三方去解決這個事情,而不是您直接和買家把這個工作做完。
黃維喻:事實上我這邊也在處理這個事情,但是如果說現在這個有第三方來處理這個事情的話,我當然也很愿意。
記者:那你為什么要出售這個網站呢?
黃維喻:我覺得我之前的話,也是只有我一個人在做,一個人在做的話,我覺得會比較難一點。
記者:一個人做是什么概念?
黃維喻:就是從這個網站建設到域名,到市場開拓都是我一個人在做。
近幾年,涉及網絡欺詐案件的投訴數量迅速上升。2008年美國網絡欺詐案的數量相比2007年上升33%,損失高達2.646億美元,其中最常見的網絡欺詐就是未能有機承諾的商品,其次是拍賣欺詐、信用卡欺詐以及投資騙局。
隨著經濟危機的進一步加深,2009年全球網絡欺詐案件迅速增多,發生地主要集中在美國、中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在中國消費者協會投訴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采訪的這天上午,他們就接到了幾位消費者的投訴。
中國消費者協會工作人員 許埡宸:以前我們收到受理的投訴主要是網絡、電視購物的問題很多,網絡團購呢,也就是在今年的春節前后,開始大量興起。
中國消費者協會投訴部 許埡宸:這個團購比例應該在三成以上。
記者:是增加了三成?
中國消費者協會投訴部 許埡宸:對,投訴比例增加。
中國消費者協會投訴部的許埡宸告訴我們,消費者關于團購的投訴,小到日用品,大到家用電器,反映的情況來看,一種是團購網站,以低廉的價格為誘餌吸引購買者下訂單,隨后以貨源緊張等理由遲遲不發貨,最終關閉網站玩失蹤。王先生在網上購買了一款價值1300多元的佳能手機,付款后網站說因商家配貨原因,發貨推遲。王先生隨后取消了團購,網站表示將在15日內退款,結果幾天后錢還沒有退回來,但網站卻關閉了。
中國消費者協會投訴部 許埡宸:看到這種東西很氣憤,看到這個投訴之后感覺到消費者上當了,而這種上當很冤,但是我們找經營者很難,找到以后呢有時候呢,就經營者竟然什么呢,我們打過去電話以后,開始一聽是中消協的,電話永遠不會再接你的,掛了,找這個地址很難找到,
消費者李先生在團掌網上買了一款諾基亞E72手機,團購價加上郵費是1730元,比市場價格要省出500多元。李先生將1730元的貨款打入了網站賬戶后,直到現在,他也沒有收到手機。而且就在他付款后的第10天,這家網站就無法登陸了,他買手機的錢,也一直沒有退回來。
消費者 李先生:然后他說在28號那天,他說商家已經發貨了,在29號我發現它整個網站再也打不開了,整個網站就消失了。
發現網站無法訪問以后,李先生從以前保存的網頁中找到了當時的客服電話,可當他打過去的時候發現情況不對,客服電話被轉接去了急救中心。
網站的客服電話為什么變成了急救電話?到底是賣家在故布迷魂陣還是電話被故意轉接了?李先生認為自己很有能受騙了,他和幾位買家分別在當地警方報案,但是截至記者采訪時還沒有任何回音。
消費者 李先生:目前來說,確實不太清楚是什么部門能替我們解決這個問題。
不管黃維喻所提供的這些情況究竟是真是假,這起事件都揭開不少網絡團購不為人知的另一面。這些團購網站,無論是在工商部門、網絡監控部門,都沒有任何實質意義上的備案登記,發起團購,一旦出了糾紛,消費者連網站的影子都找不到,更談不上維護自己的權益了。可就是這樣一個行業,眼下卻成了各路資金的新寵。在團購亂象叢生的同時,一股團購投資熱卻悄然升溫。
陳壽送是一家網絡服務信息提供機構的分析師,他告訴我們,現在團購網站吸引了很多資金的關注。這段時間,找他們咨詢這方面業務的客戶明顯增加了。
某網絡服務信息提供機構工作人員 陳壽送:到2010年底國內的團購網站的市場規模,應該能夠達到十個億左右。
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執行院長 呂延杰:這個商業模式很受風投的關注,同時這種商業模式它的潛力也很大。
陳壽送說,目前,國內絕大部分團購網的形式,都模仿自美國一個名為groupon的團購網站,2008年11月,Groupon團購網在美國上線,半年后即實現盈虧平衡,其獨特的營銷模式和成功的運作經驗立即引爆了全球團購網市場的興起。中國的團購網開始出現井噴式增長。
截至2010年6月底,國內Groupon模式的團購網站數量已經突破400家。而根據陳壽送的分析,這400多家團購網站絕大多數都是資金、實力不大的小網站,許多資金看好他們的發展前景,紛紛加入這個行業。
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執行院長 呂延杰:現在之所以風投還是比較關注這個團購的這種商業模式或者商業網站的建設,這是因為團購本身不可否定,是一個非常好的商業模式。它是利用了客戶可以聚集到一起的這種商業模式,不同的時間空間去聚到一起要容易得多。利用聚在一起這個特征。所以這個商業模式很受風投的關注,同時它的潛力也很大。這種國外非常盈利的商業模式非常看好。
呂廷杰告訴記者,目前這種網絡團購可以通過銷售和采購兩種方式盈利,它還能夠為企業提供客戶的詳細需求信息,避免企業盲目生產,這種商業模式的盈利前景因此被很多資金看好。
采訪中,1288團購網的負責人黃維喻告訴我們,他進入這個行業只有兩個多月的時間,但是已經獲利頗豐。
黃維喻:日均收益是兩千吧。
記者:日均收益兩千是你的純利潤。
黃維喻:對,純利稅。
記者:你的效益,收益的情況,在這個行業里算是高的,還是算一般的?
黃維喻:一般的。
記者:還有更好的嗎?
黃維喻:有。一天的話至少在幾十萬吧。營業額。
黃先生說,團購網站不需要建設場地,不需太多員工投入,不需要去工商部門登記注冊,不需要交稅,正是這些吸引了他當初涉足網絡團購市場。
記者:比如說你需要到什么的部門備案登記,才會有這樣的資格?
黃維喻:這個ICP備案是一定要的,向工信部(音),具體的入門門檻是沒有的。
記者:需要您有多少原始資金?
黃維喻:沒有,不需要,沒有這個要求。
記者:沒有任何的門檻限制嗎?
黃維喻:沒有。
記者:您當時準備了多少原始資金,就是注冊資金。
黃維喻:沒多少了,幾百塊錢吧。可能每個人都可以開一家團購網站。
記者:那之前我們也看到一些網友說,他們進行網上舉報啊,還有一些報案,有沒有相關部門找過你?
男:沒有。
團購網站低門檻,高收益,這也難怪社會投資看好這個新行當。應該說,在國內經濟急需擴大內需,啟動居民消費的時候,網絡團購這種新模式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是國內的網絡團購很大程度上還出于自發狀態,在現行制度下還存在很多監管上的空白。一個人,沒有任何資質、營業執照和法律證明,就可以任意開設購物網站,發起團購。如何終結網絡團購亂與熱并存的狀況,讓它真正走向成熟?
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執行院長 呂延杰:確實是門檻太低了,如果我們監管再跟不上,那這種東西用在商業模式上就很危險,像國外,你像這樣違規的,就罰得你傾家蕩產了,就是基本上把你罰了,而且幾年之后不準進入這個行業了。
專家告訴我們,最早興起團購網的美國,對團購網站的準出入也沒有具體規定,但是網站在注冊登記時,需要提供詳細的身份證明、住址、辦公地址、服務類型等信息。同時,在網站的經營過程中,政府會通過信用評級的方式對網站進行嚴格監管,付款后未收到商品的消費者可以向美國國家職業經理人犯罪投訴中心和美國聯邦調查局共設的美國網絡欺詐投訴中心進行投訴。該中心接受投訴后,由包括標準普爾、穆迪、惠譽等第三方分析機構進行信用評級。一旦構成欺詐消費者的行為,網站有可能面臨高達上億美元的巨額罰款。
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執行院長 呂延杰:團購在國外是非常成熟的商業模式,我們需要研究電子商務演進發展這個軌跡,不斷完善這個法規,前期為了發展電子商務,他會降低這個門檻,鼓勵大家去做,但以后要不斷地提高這個門檻。
記者:這個監管它的體制,應該是由哪個部門來主導?
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執行院長 呂延杰:我覺得電子商務的東西呢,非技術類的這種,像我們剛才講的拖欠消費者的貨款,不發貨這種,完全是商業經營層面上的,還是應該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來主抓。
在呂延杰看來,美國網絡團購發展模式中最值得借鑒的是信用評級體系。
呂延杰:這個信用評級,每年是要由權威部門發布的。也是類似這樣的協會部門,但是他是比較權威。但是協會呢在我們國家,它又是一個自負盈虧的單位,它是社團性的單位,它就要收費給你評級,這一收費呢,我們個人從機制上來講就存在著問題。我們應該,就是讓電子商務協會做也行,因為國家有一個專門的撥款,然后支持他們跟某一些教學科研單位合作,客觀的,叫(播測形式)的,通過(播測)統計分析,然后客觀地給出第三方評價,然后由國家部門權威性地發布。
半小時觀察
團購這種新型的消費方式,一經推出就很快形成了熱潮,從買家具、家電,到買房、買車,從實體商場到互聯網站,各種形式的團購都對消費者和商家產生了很大的吸引力。
從經濟學上講,團購的魅力在于它將零散分布的消費需求,集合成一種規模需求,大大降低了社會交易成本,有利于促進消費和生產。可也正因為它有別于個體消費,所以團購對中介網站的專業性和資金規模都有更高的要求,遠不是個別人單打獨斗就可以完成的。如果乘著監管不嚴的機會,以開網店的方式開網站,也想在團購市場上撈一把,各種消費糾紛難免層出不窮,節目中的那位黃先生就是典型的例子。面對團購這塊誘人的蛋糕,希望無論投資方還是監管方都三思而后行,讓團購在成熟的商業模式和嚴密的監管制度共同推動下,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