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有毒塑化劑風暴愈演愈烈,學者指出:
一個人喝一杯500毫升摻了DEHP飲料就已超過單日食量上限
綜合新華社、中新社消息 近日,臺灣首次發現不良廠商在食品添加物“起云劑”中,違法添加有毒塑化劑。據島內有關部門確認,多家知名運動飲料及果汁、酵素飲品已遭污染。此次污染事件規模之大為歷年罕見,在島內引起軒然大波。
塑化劑,本來應該離人們生活很遠。塑化劑(DEHP),大多用于塑膠材質,會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臺灣已將其列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不得添加在食品里。可是,近日,在島內卻首次發現不良廠商在食品添加物“起云劑”中,違法添加有毒塑化劑。而且,喝一瓶問題飲料,塑化劑含量即超過容許值。
專家稱比三聚氰胺還毒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大學食品研究所教授孫璐西30日表示,塑化劑DEHP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起云劑本身沒有問題,是有不肖業者摻了塑化劑到起云劑配方中,才造成這次塑化劑風暴。
臺灣大學今天舉行“從添加塑化劑看食品安全”臺大公共論壇,出席學者臺灣大學食品研究所教授孫璐西表示,依“食品衛生管理法”,目前臺灣食品添加物有17 大類,并沒有一類叫做起云劑,因為起云劑是復方食品添加物,世界各地起云劑配方不同,多由阿拉伯膠、乳化劑、植物油及多種食品添加物混合而成。
孫璐西說,由于食品多是水溶性,為了要讓油溶成分能進入水性系統,因此業者不得已使用乳化劑或乳液,使飲料看起來有云霧感,看起來更好吃。現在塑化劑風暴事件,是有不肖業者將塑化劑的1種DEHP(鄰苯二甲酸二酯)當作起云劑的配方。
孫璐西表示,DEHP比三聚氰胺更毒20倍,一個人喝一杯500毫升摻了DEHP飲料就已經超過單日食量上限,這是她30年來看過最嚴重的食品摻毒事件。 影響到香港上海市場
在這場塑化劑風暴中,島內食品飲料行業受到重創。黑松、臺糖、臺鹽、金車、白蘭氏、盛香珍等知名廠家,陸續發現自家少數產品遭DEHP污染,已主動通報。向來以高規格食品安全標準自豪的臺灣,卻曝出如此食品丑聞,引發國際關注。
有毒塑化劑污染,對香港市場造成了影響。繼特區政府呼吁市民暫停飲用3款受污染飲料后,臺灣一家大型食品生產商26日晚間承認在港銷售的一款兒童鈣片受到污染,并表示將主動回收。另外,經查實,上海口岸今年3月曾進口一批“悅氏運動飲料”,可能含有被毒性化學物質污染的“起云劑”,目前上海工商部門緊急要求零售商下架相關產品,截至27日共封存臺灣“悅氏運動飲料”5019瓶。
島內民眾遭遇“食品恐慌”
風波爆發后,島內相關部門迅速行動,希望可以將對民眾的危害降到最低。
23日,臺“行政院”、“消保會”邀集賣場及經銷商,配合回收可能受污染的食品。24日,有關單位還公布了相關退貨措施,要求廠商無條件接受退貨,消費者如遇刁難可以申訴。27日起,要求島內1.7萬家超市、便利商店,全面將含有起云劑的商品下架,3天內提出合格證明,才可以重新上架。
然而,事件的最大受害者還是島內民眾。調查顯示,30年來臺灣許多飲料食品中的起云劑配方里都被加了塑化劑,這可能是導致臺灣生育率低、不孕癥增加的直接原因。
有民眾在接受島內媒體采訪時說出了自己的恐慌:開始只是不敢喝飲料,可后來發現有毒塑化劑可能在所有食品還有藥品、藥妝產品里,真不知道下一顆塑化劑地雷會在哪里爆開。
相關新聞
臺北士林觀光夜市查出塑化劑
據新華社消息5月30日電 綜合臺灣媒體報道,臺灣地區塑化劑風暴繼續延燒,國際知名的臺北士林觀光夜市攤商也被曝有使用含塑化劑冰品。不過,臺灣衛生部門官員30日說,士林夜市店家如果對供貨商的原料有疑慮,可找替代材料、或暫停銷售部分產品,不必休市。
香港禁止進口兩款臺灣運動飲料
據新華社消息 由于化驗結果顯示含塑化劑超標,香港將從31日起禁止從臺灣進口“動力運動飲料”和“動力運動飲品檸檬口味”。此前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岳通過聲明稿表示:必要時,可以動用現有法規禁止進口,來確保受污染產品不會流到市場上銷售。周一岳同時還補充稱,大多數受污染產品都沒有在香港販賣。
塑化劑致臺灣榨汁機熱銷
據新華社消息 臺灣島內塑化劑事件影響民眾的消費習慣,新北市板橋市場的攤商表示,因為許多民眾不敢喝濃縮果汁,水果攤這幾天的生意明顯變好,尤其是柳橙和葡萄等水果,賣得特別好,另外電器賣場的果汁機和食品調理機也呈現熱銷,業績成長了15%左右;業者說,不少民眾都說,還是自己榨果汁比較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