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熏制的餅花。(資料圖)
江蘇射陽“毒菊花入市”傳聞調查顯示:“200噸”不實但確有安全隱患
據新華社電 白菊花產量占全國六成、每年向王老吉供貨達1600噸的江蘇射陽縣洋馬鎮,近日被傳出“每年200噸毒菊花入市”。記者在該鎮采訪發現,“200噸”之說無客觀依據,硫磺熏蒸的菊花也是用于洗腳等保健行業。
少量“硫磺餅花”監管確有疏忽
根據洋馬鎮政府提供的一份情況說明,該鎮每年種植菊花近3萬畝,年產菊花干品4500噸,80%(約3600噸)用于茶飲,20%(約900噸)用于入藥,少量用于沐浴、足浴等其他用途。
“據我所知,這些餅花都是賣到廣東,那里洗浴業發達,用來洗澡或者洗腳,絕對不會泡茶的。”做了20年菊花經紀人的呂海天說。李鋒曾擔任射陽縣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多年,在他看來,餅花用于洗浴本來無可厚非,因為硫磺確實有止癢、殺菌等效果,市場上還專門有硫磺香皂,“但不排除有少量餅花進入了飲料市場,因為洋馬鎮只是提供原料,對終端市場控制不了。”
學食品工藝出身的洋馬鎮鎮長曹衛星坦言,這幾年對硫磺餅花監管上確實有漏洞,主要是認為其數量極少所以不夠重視,這次被推到風口浪尖,起先覺得意外和委屈,但后來明白如果硫磺餅花確實被不良商販用于藥材甚至菊花茶,作為源頭的洋馬鎮也難辭其咎。
杜絕硫磺熏蒸餅菊還需要一個過程
射陽縣農委、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管成立聯合檢查組,用兩天時間對洋馬鎮菊花種植戶和菊花經營經紀人進行拉網式檢查,截至10日晚間,共在7戶農民家中發現1560公斤疑似硫磺熏制的菊花,并予以就地銷毀。
在調查中多位人士還提起,硫磺餅花還很難杜絕,和中藥材行業使用硫磺熏蒸的情況很相似,因為硫磺熏蒸曾普遍用于中藥材防蟲、殺蟲、保管,后來國家出臺政策予以限制,但目前還是難以根治,成為行業的一個“潛規則”。
“徹底杜絕硫磺熏蒸菊花,這需要一個過程。”洋馬鎮王老吉供應商郭開亮說,這次有關“200噸毒菊花”的說法,雖然夸大事實,但也間接推動洋馬鎮“無硫化”的進程,畢竟食品安全大于天,不能留下任何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