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市二醫院骨傷科二區,進行了近1個月治療的林先生終于可以下地走路了。而導致他入院的原因,竟是一次推拿。
據介紹,在銀行系統工作的林先生因落枕,到他家附近的按摩店做推拿。不料,次日他覺得雙手發麻、脖子無法扭動。經醫生診斷,林先生因不當按摩,造成寰樞椎骨折,必須進行顱骨牽引手術,否則會有下肢癱瘓的危險。
記者從市第二醫院和省第二人民醫院骨傷科了解到,像林先生這樣因不當按摩造成“小疾成大患”的患者每月都有不少。專家提醒市民,勿去保健場所做醫療按摩,以免貽誤治療甚至加重病情。
◆保健按摩不等于醫療按摩
據介紹,從專業上講,按摩分為醫療按摩和保健按摩,二者有本質區別,醫療按摩必須在醫療機構內進行,保健按摩機構不是醫療單位,只能提供放松休閑。市衛生局醫政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保健按摩師需經專業培訓,并需獲得勞動局頒發的上崗證,而醫療按摩師不僅需要醫學學歷,還要通過國家考試取得醫師資格并經注冊后才能執業。
市二醫院康復醫學科副主任陳舜喜告訴記者,醫院的康復中心在做推拿之前,診斷是十分嚴格的,按摩醫師必須經過X光片、CT報告,及醫生的診斷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按摩理療。而市面上的一些所謂針灸、按摩多數是不經診斷、不究病源地強扳硬揉,反而讓患者病情加劇。
福建中醫學院附屬第二人民醫院院長王詩忠也提醒市民,按摩店的理療、電療等康復設備普遍不足,不具備提供準確治療的條件。專家呼吁,榕城保健師越界從事醫療按摩的行為亟需叫停。
◆保健按摩應有行業規范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我市從事保健按摩相關行業的人員不少于5萬人,其中80%未經規范培訓,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市場比較混亂。據了解,管理保健按摩行業的政府部門主要有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工商部門、衛生部門、公安部門等。但這些部門的監督管理主要是在營業執照申請之前,如職業培訓、職業資格認證等,缺乏對執業過程的有效監管。針對這種現狀,業內人士認為,亟須建立一個保健按摩行業協會,政府職能部門可通過指導、監督行業協會,來監督整個保健按摩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