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萬里行》
譚志娟
“中青旅,打五折!”5月12日下午6時15分,筆者剛走出北土城地鐵站,一位年輕的小伙子朝記者吆喝。記者接過宣傳單后,跟這位名叫李東的小伙子攀談起來。
原來,李東是中國青年旅行社的一名員工,據李東介紹,今年的金融危機對旅游業沖擊很大,生意不好,所以現在出來發宣傳單拉生意。他說,200元貴賓卡,往年最低打九折到180元,而今年打五折到100元都沒客戶。“生意不是一般不好,而是很不好!”
“五一前我們就出來發傳單,五一生意火了幾天,我們這期間沒有出來拉生意,但五一剛過,生意又冷下來,我們只好又出來了。”李東無奈地向記者表示。
拉動內需新手段
據記者了解,業內名氣比較大的旅行社拉活只是整個中國旅游業生意慘淡的冰山一角,這說明此次金融風暴對國內曾經的朝陽產業——旅游業影響非常明顯。
北京市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此前曾對旅游業進行了一項調研。調研數據顯示,2008年北京市接待入境游客379萬人次,同比下降13%,2009年1月,全市接待入境游客為21.2萬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19.6%,其中接待外國游客下降了27.5%。
為了改變旅游低迷的狀況,密云縣率先在北京發放旅游消費券,希望刺激可能因金融危機而導致的低迷假日經濟。密云縣自4月1日至12月31日開展“市民休閑服務計劃”,發放旅游產品代金券。據悉,密云縣境內近30家景區、20家星級酒店,一共派送了價值500萬元的“旅游大禮包”,包括密云景區門票10萬張、酒店免費客房6000間、綠色谷物10萬公斤等。
“今年頭兩個月,密云的酒店收入同比降了5%。為此,在這個春季,希望憑借這一活動將旅游收入提升兩成。”該縣旅游局一位負責人表示。無獨有偶,在密云發放“旅游消費券”的休閑行動后,延慶縣相關部門也表示會考慮向市民推出類似“消費券”計劃。
事實上,為了減少金融危機的影響與拉動內需、促進消費,各地多個旅游城市紛紛打響了“旅游消費券”戰。在2009年2~3月份,寧波、蘇州、揚州、無錫、廣州、武漢等地也紛紛加入發放旅游消費券的行列。
以上城市發放旅游消費券,成效幾何?5月14日,銀河證券旅游行業資深研究員洪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旅游消費券在一定程度上拉動了經濟,同時也激發了“隱性”消費,比如有些民眾早想來北京,因為考慮成本問題遲遲未實現,而旅游券會降低成本,進而促使了消費的產生。“與此同時,也可以帶動交通、餐飲、購物等其他方面消費。”
事實上,各地發放旅游消費券確實能喚起大眾旅游消費的欲望,并通過旅游來帶動當地吃、住、行、購、娛等相關產業鏈。“以發放總值為2000萬元的消費券為例,考慮旅游業1∶20的放大效應,旅游業直接經濟收入就是4個億,與此同時也帶動相關產業增收達到17個億。”一位市場人士表示。
中信建設證券研究所旅游行業分析師沈周翔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旅游消費券可以刺激消費、擴大內需,或多或少拉動了五一旅游,同時也激起了很多民眾的旅游熱情。
國家旅游局日前統計數據顯示:五一期間,全國假日辦監測的90個景區景點共接待游客690萬人次,比去年增長了10.2%,實現門票收入2.92億元,同比增長了9.9%。其中,東部地區46個景區景點共接待游客469萬人次,同比增長15.2%,門票收入1.89億元,同比增長14%,接待游客量和門票收入都呈兩位數的增長。與此同時,北京旅游市場也收到明顯成效。據統計:2009年五一假期,共接待國內旅游者370萬人次,同比增長22.7%;旅游總收入12.4億元,同比增長32%。
李東向記者坦承,旅游消費券不僅僅使景區受益,像他們中青旅等旅行社也是很大的受益者。
毋庸置疑,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不斷擴散和蔓延的背景下,各城市把發放各種形式的消費券作為新的“擴內需”手段,有其重要意義,在短期內確實能起到一定拉動內需作用。
問題不容忽視
不過,旅游消費券在拉動經濟的同時,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負面問題。
比如,旅游券發放地點或方式如不注意,很容易引起哄搶、抬杠的現象,這會使得旅游券這一公益形象大受損害。
3月1日,1.5億元杭州旅游消費券在上海發放時,就受到市民的熱捧,但也引發了部分市民的哄搶。據悉,杭州市發放的旅游消費券可以用在5個地方,即購買第一道門票、看演出、住旅館、餐飲與坐船,但是在整個消費過程中,消費者必須填寫自己真實的姓名、電話。
有專家指出,杭州的旅游消費券確實很實惠,但是用起來太麻煩。為了防止消費者和商家進行串通,所以規定使用時,必須要實名登記,并存留電話號碼,這樣讓一件本來非常好的事情,到最后可能公眾還是不領情。
事實上,杭州消費券在上海遭哄搶,引起了網上網下的熱烈討論,這也使得原本打算3月7日、8日在王府井大街現場向北京市民免費發放首批10萬張蘇州旅游優惠券的蘇州旅游局,考慮到安全因素,改為從3月25日左右開始至5月31日由北京市旅游局信息中心發放,按照比例對10萬張蘇州旅游優惠券進行隨機抽取。
不過,“哄搶說明旅游消費券比預期效果要好”。沈周翔表示。此外,旅游券還容易被一些“黃牛黨”利用,倒賣牟利。各省發放的旅游消費券,吸引了普通游客,也招徠了“黃牛黨”。
記者在淘寶網上搜索發現,有諸多轉讓或收購廣州、杭州等地旅游券的信息。一些拿到旅游消費券的民眾不顧其不準買賣的規定,將100元價值的消費券在網上以50元甚至更低價格轉讓。一時之間,一些城市興起了“倒賣”旅游消費券的“熱潮”。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專家對各地發放旅游消費券的利與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個別地方基于自身的特殊情況,用發消費券的方式來拉動經濟并不是不可以,但如果把這變成一種刺激經濟的重要方法,在全國推行開來,可能弊大于利。”溫州大學教授陳中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如此表示。
不如直接打折
當下,我國發放旅游消費券的方法、途徑,使用消費券的規定、限制條件堪稱五花八門,在給國人制造了大量混亂信息之余,一些不合理的因素更影響了消費券充分發揮拉動內需的效果。
對此,一些專家紛紛支招,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我認為,發放旅游券還不如直接打折。”沈周翔表示,比如某地景區門票與酒店統一打八折,或許更吸引游客。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也持相同的看法。他認為,如真想刺激旅游業的話,與其發旅游券,不如向公眾免費開放旅游景點,或者將其門票價格降到人們能夠接受的程度。前幾年,一些旅游景點的門票價格“逢聽證必漲價”,一些景點門票價格一漲就是上百元,現在派發幾十元錢的旅游券,不過是杯水車薪。
大眾點評網最近公布的一項消費券體驗調查顯示,41%的消費者認為消費券使用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是“使用門檻高,不夠實惠”,甚至有20%受調查消費者認為“消費券噱頭大于實用”。
“真想讓消費者得到實惠,不如直接降價。哪怕是在旺季采用淡季票價也可以。”不少網友如此呼吁。
洪亮也建議,可以讓民眾自己申請,如有需要的民眾可以在網上申請旅游券,這樣可避免現場哄搶的現象。
據了解,為防哄搶改變派發方式,杭州后來發放旅游消費券時吸取了之前在上海遭哄搶的教訓。比如,在深圳推介杭州旅游時,只向少部分深圳市民派出了部分消費券,另外絕大多數消費券則留給更多市民在互聯網上進行公平的申請。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消費券針對的人群選擇更合適,其刺激經濟的效果會更好。”沈周翔表示。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教授也表示,各地政府在發放旅游消費券時,應該注意兩點:第一,發放渠道不應過于單一。要有目的地針對目標人群進行派發,收效才會明顯。第二,派發消費券的目的,本身是要引導有消費能力的人進行消費,不必也千萬不能讓它變味,變成政府發放的一種福利券。
對此,沈周翔建議,可以探索細分市場,建立不同的客戶目標群。“其實,旅游券的發放形式現在各地都處于嘗試階段,可以先讓各地嘗試多種發放形式,等有了成效最好的發放形式,到時再向全國推廣。”沈周翔說。
旅游消費券:小杠桿撬動大效應?
2009-06-09 10:06 《中國質量萬里行》 譚志娟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安信地板3種產品被檢不合格 表示將立即整改
- 2蘇泊爾產品信任度大幅下降 2012年表現不會很
- 3國產奶粉苦撐兩年首次提價 稱不漲價生存成問
- 4光明新鮮屋牛奶月內漲價 其他品牌暫不跟進
- 5婚戀網站“三托四騙”泛濫 實名制或成治騙良
- 6安信董事長承認三項指標不合格 稱將負責到底
- 7“真假喬丹”引發名人搶注爭論
- 8壓歲錢坐地起價 網友戲稱春節簡直是春劫
- 9山寨版春晚禮服網上熱銷
- 10圓通等多家快遞公司半歇業 部分開業公司加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