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1月04日訊今天我們探討的話題是關于藥價的。藥價高,不是什么新鮮事了,我們《新聞007》在以往的節目里,就曾多次關注藥價問題。寧波醫院“回扣門”,溫州醫院“回扣門”。關于藥價的丑聞是報了又報,但是咱老百姓要是有個個人的爆料,又是激起了關于藥價探討的千層浪。
10月26日,網友“軍港小帥”在寧波當地論壇發帖,稱自己在垃圾桶里撿到十幾張寧波各醫藥公司的訂貨單,包括廣東彼迪、仁和、廈門今日、湖北紐蘭等十幾家藥廠。每張表格上面都列了藥廠的一些藥品,每個藥品后面都表明了一個出廠價和一個零售價。網友“軍港小帥”算了一筆賬,發現有些藥品,供應價和零售價的差額非常大。比如廣東彼迪藥業生產的“甲楓霉素腸溶片”,表格上表明的出廠價是6塊4,而零售價為78塊,上漲了近12倍;再比如湖北東信的“雪梨膏”,訂貨價是2塊3,而零售價為23塊3,上漲了近9倍。這樣高的漲價率,幾乎在所有的藥品單里都出現了。難怪這樣的訂貨單一曝光,網貼的點擊率目前已經到了四萬,有的網友表示,“坑爹的就是我們這些老百姓了,難怪看個小病都這么貴”。
針對網貼曝光出來的訂貨單,記者開始對寧波市的藥店和醫院進行抽查。在連鎖藥店海王星辰里,記者找到了仁和藥業36粒裝的正胃膠囊,店里售價為18塊5,而訂貨單的零售價為19塊8。在寧波本土藥店益豐大藥房,記者找到了湖北紐蘭藥業的清熱解毒口服液,店里售價為3塊8,而訂貨單的零售價為7塊8。在寧波本土藥店老百姓大藥房,記者找到了廈門金日藥業的“克拉霉素分散片”,店里售價為24塊,而訂貨單的零售價為30元。
隨后,記者拿著定價單,前往了寧波市鄞州區人民醫院和寧波市第一人民醫院。兩家醫院給記者查詢了這些訂貨單上的藥,都沒有發現這些藥品。鄞州區人民醫院的黨委書記告訴記者,醫院訂藥,都必須去找省衛生廳公布的中標企業,醫院自己是不能私自跟藥廠進行訂貨的。而網貼里曝光出來的這些藥廠,鄞州區人民醫院表示,進過系統查詢,他們都不在中標企業的行列當中。
藥品漲幅離譜竟緣起國家標準?
記者走街串巷,大藥店和小藥店都去找過,發現網貼上曝光的這些有著很高漲幅的藥品,還真的不是那么好找。找到幾個為數不多的藥品,藥店的售價還是低于訂貨單上的零售價。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這些醫院訂貨單的是真是假呢?我們007記者決定,看看能不能從藥企,藥廠等方面,能否找到一些線索。
四明大藥房是寧波市最大的一家本土藥店。藥店的副總經理李挺接受了記者的要求,公布了自己藥店部分藥品的進貨價和零售價。
寧波市四明大藥房副總經理李挺:“(某種藥品)進價是4塊4 ,零售價是7塊2毛錢。但是國家規定的價格是13塊8毛,最高不能超過。21金維他,我們進價是22塊6毛,國家核定的價格是31塊6毛,那么我們賣的是24塊8毛。這個都是市場在決定的價格。”
在四明大藥房的藥價查詢系統里,記者發現了一個指標“藥品國家最高定價”,這個該怎么解釋呢?
寧波市四明大藥房副總經理李挺:“現在藥品的價格,國家有很多種的定價方式。像我們寧波市普遍執行的,你比如說是醫保藥品的話,我們需要浙江省的物價備案,那么也有一些藥品,是企業自己定價的。國家規定你企業自己定價,藥房啊,醫院啊,這些藥品的零售單位,它主要是在國家規定范圍內的限定之內。”
李總介紹,每種藥品,國家都會有一個最高限價,所有藥品零售單位的定價都不能超過這個定價,否則就是違法的。而對于網上曝光出來的這些“高漲幅藥價“的訂貨單,李總憑借自己的業內經驗認為:這些應該幾天前,一些藥廠在寧波搞的一個藥品促銷會,因為上面有很多的優惠政策,比方說,訂500送精美禮品一份。訂貨累計500元送1.8L金龍魚一桶之類的。李總表示,之所以會有這些優惠政策,是因為有些藥品的確不好賣,相對的,商家在制定零售價的時候,就可能會將價格抬高。
寧波市四明大藥房副總經理李挺:“用量比較少的商品啊,可能相對來說,就毛利率空間相對比較高一點。像我們正常的毛利率價格,大概是(百分之)二十五六(上漲)吧。”
如果說“漲幅百分之二十五六”是一個藥店比較正常的定價標準的話,那這些訂貨單里的部分藥品的“天價”就顯得高的離譜了。于是,記者電話聯系了其中一家藥廠,廣東彼迪醫藥藥業有限公司
廣東彼迪藥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它的進貨單沒錯,那是我們一個拿貨價。供貨給別人,我們都是這個供貨價。后面那個物價是國家物價局規定的所有的品種的最高零售價。”
這個工作人員表示,醫藥訂貨單上的零售價,就是國家制定的最高零售價。而有些藥品,進價和零售價相差十幾倍,為什么進貨價會如此低廉,而最高零售價有如此之高呢?對于這個問題,該工作人員拒絕透露自己廠方的生產成本,只是表示零售方會根據市場變化,調節藥品的售價。那么,會有什么因素影響零售方漲價呢?記者在這些醫藥訂貨單上,意外地發現了一家公司,浙江寶瑞醫藥有限公司。據查詢,它就在慈溪市。于是記者立刻驅車趕往慈溪。在寶瑞醫藥公司,總經理告訴記者,這些醫藥訂貨單的確是真的,是從他們幾天前在寧波搞促銷活動時發給一些藥店的。
浙江寶瑞醫藥有限公司辦公室何主任:“零售價是我們是根據國家制定的嘛,都是最高限價的嘛。出廠價是供應給終端客戶。這中間的差價,看我們提供的是怎么一個服務的嘛。這個(服務)價格由他們終端自己定的。只要不要超過國家零售價格,這個服務是合法的。”
何主任表示,他們是一家藥品物流企業,就是把省外的藥進過來,再賣給寧波地區的藥品零售商們。像廣東彼迪、廈門金日的藥廠,都不是醫院的中標企業,因此他們會花更多的財力,去找像浙江寶瑞這樣的企業進行物流配送,以擴大自己的產品銷售渠道。在這個過程中,藥品可能會被倒手多次,于是藥價的上漲也就成為了必然的趨勢。
寶瑞醫藥表示,藥品流通環節的多次倒賣,會引發藥價的上漲,但不管漲多高,都不能高過國家制定的最高限價。那么,現在線索都指向了這個國家最高限價,它是怎么制定出來的呢?
藥品定價標準為何如此神秘?
對于網絡上曝光出來的“高漲幅藥價”訂貨單,記者首先找到了寧波市衛生局。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也知道此事,但是他們沒有管。
寧波市衛生局工作人員:“實際上這應該找省衛生廳或者是找省藥監部門,物價部門,比較權威一些。我們那(衛生局)是處于末端的,跟它網上公布的是兩個概念。”
寧波市衛生局建議我們去找寧波市物價局,但物價局也沒有接受記者的采訪。
寧波市物價局工作人員:“又不是我們定的,我們權限也沒有的,為什么來采訪我們呢?這是省里定的,我們市一級一點權限都沒有。”
于是,記者在浙江省物價局的官方網站上,找到了“政府統一定價匯總表”:里面列舉了1萬5千多種藥品的最高定價。記者查詢了一下網貼曝光的部分藥品的最高定價,里面的價格的確跟訂貨單的價格是一致的。同時,記者還在官網上注意到了一些藥品價格公示申報的程序。藥企在申報價格的時候,必須提交制造成本、期間費用等參數,并填寫詳細的參數表格。那么,為什么有些藥品的供應價很低,但最高定價卻很高?對于這個問題,記者多次聯系省物價局并傳真了采訪提綱,但直到節目播出時尚未得到答復。
記者在寧波市衛生局采訪的時候,有工作人員說:這個事情看來真的是要給你們“科普”一下了?蓡栴}是,記者主動請求“科普”,始終沒有一個部門正面回應藥價的組成和定價的標準。有的時候,矛盾的緣起是因為信息獲取的不對稱。如果相關的職能部門,能夠對藥品價格信息公開,讓老百姓知道藥價是怎么定出來的,高藥價究竟高在哪里,有些矛盾自然就消解了。至于這些信息為何不能主動公開,我想消費者心里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