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11月25日電 (記者周蕊、俞麗虹)乘得了飛機卻見不到官網、投訴電話無人接聽、電子郵件投訴只支持英文……25日,在此間舉行的上海地區外國航空公司消費者權益保護推進會上,上海市消費者保護委員會方面透露,截至10月31日,今年已受理和處理涉及外航的投訴同比增加了128%,外航漠視中國消費者權益的做法要不得。
上海市消保委空港辦公室的調查顯示,目前在上海開展客運經營的外國航空公司達47家,但至今仍有7家外國航空公司的官網難以查找,另有3家外國航空公司的官網沒有提供中文語言選擇。
調查還顯示,大部分外國航空公司的服務熱線其實并沒有直接受理投訴的功能,少數官網公布的聯系方式接通率很低,甚至一直無人接聽,與中國消費者的溝通渠道形同虛設。
同時,目前大部分外國航空公司只采取單一的電子郵件形式受理投訴,其中有9家航空公司的郵件投訴需要消費者使用英文填寫。
“外航‘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做法無疑限制了中國消費者投訴的途徑,難以保障中國消費者的知情權、求償權。”上海市消保委空港辦主任汪光弟說。
上海市消保委秘書長趙皎黎建議,外航不能照搬在國外的運行模式,應該更好地實現本土化和人性化,尊重中國的法律法規和文化習俗。不僅要將電話、電子郵件、信件、現場等多種受理投訴的渠道向公眾公布,建設中文官網,落實暢通的中文投訴機制,還應該在接到消費者的投訴和提出的訴求后,確定處理時限,妥善解決爭議問題,加強和消費者溝通,用優質的服務贏得消費者的口碑。
已有1859224條與消費者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