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氣息漸濃,消費者開始為過年備年貨忙碌起來。受通貨膨脹影響,今年市場上年貨的價格同比普漲。記者昨天獲悉,今年許多消費者紛紛轉戰網購市場,在一些圈子和社區論壇里,記者看到很多網友在互相交流網購年貨的信息。此外,記者看到,最近線上各大購物網站已輪番推出多種年貨特色活動,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網購市場的年貨不僅以價格優惠來吸引消費者,還推出多種特色年貨、特色服務。
網購年貨比實體店便宜二成
廣州市民黃小姐最近常常“泡”在社區論壇里打探購買年貨的信息。她打算今年回老家湖南郴州過年,老家里親朋戚友眾多,往年她是在廣州采購年貨,然后放假坐火車回老家就大包小包地帶回去。不過,今年她計劃改變購買方式,在網上定購年貨,并快遞到老家。“論壇里有很多人在互相介紹各網購站推出的各種年貨優惠信息,有些人還將自己的購買經驗寫出來與人分享。”
記者昨天在網絡上看到,最近包括淘寶、當當、京東商城等大型購物網站已率先推出特色年貨、年貨禮盒促銷等活動。在部分團購網,也組織了多種年貨產品、年貨套餐。記者昨天在淘寶網搜索框中鍵入關鍵詞“年貨”,一下子跳出近10萬條商品信息,糖果、炒貨、糕點、肉類應有盡有。記者昨天看到,一款烘焙類零食大包,包括有松子仁、瓜子仁等,售價為16.79元,在最近交易量達21003件。
據悉,網購年貨,同品類同品牌的產品,平均比線下實體店價格便宜二三成,有部分網購平臺推出的團購年貨,價格優惠幅度更大。價格便宜、送貨上門,是網購與實體店競爭的兩大利器。記者昨天看到,各大網購平臺的年貨價格都有大幅度優惠,同時今年不少網購站還推出貼心服務。在聚劃算團購網,記者看到消費者不僅可以團到預包裝商品,還可以在網上買到豬肉等新鮮的農副產品,從本周一起消費者可以按市場價7.5折價格購買到雨潤的新鮮豬肉。據了解,此次網購豬肉采取直接農桌對接的方式,消費者從聚劃算下單購買后,憑短信二維碼可以到雨潤的專賣店提貨。該團購網還準備推出1200款、860萬件優質年貨,城市生活服務推出了2500單本地生活服務單品。聚劃算總經理閻利珉表示,該網在12月19日啟動年貨大團購-團年貨聚回家,持續5天,平均讓利幅度高達50%,總計讓利9個億。另一家團購網站F團在本月也推出“全民瘋瘋瘋團”活動,每三天就分別在全國7個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推出“五毛”商品促銷活動,其中首輪推出的商品是可樂飲料,第二輪是雀巢脆脆鯊。該公司負責人稱,購買促銷產品的用戶,還可以在該產品團購結束時領取不等的紅包。據透露,此次F團向用戶回饋的購物優惠券總數達3800萬元。
團購年夜飯成消費新熱點
今年網購年夜飯也成為消費一景。記者昨天獲悉,今年廣州多家餐館酒樓的年夜飯價格平均比去年上漲一成,有消費者表示,今年傳統老字號的年夜飯貴且難訂,“去酒樓吃年夜飯限制多,大堂、包房都要設置最低消費,還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吃完……到飯店去吃年夜飯越來越不省心。”不少網友表示,今年將在網上訂購年夜飯。據悉,部分網購站看到這一市場需求,今年推出多種年夜飯。
其中一家網站聯合12580號碼百事通推出13個城市的團購年夜飯服務,消費者可以享受到59個知名飯店90家門店,總桌數在3000桌左右的品質年夜飯。據介紹,消費者團購年夜飯,可選擇全額付款或預付500元定金并在7天內線下確認餐桌的位置和套餐,市民消費后,還可以享受50-100元的返現。有部分網購站則推出外賣新春盆菜券,記者昨天獲悉,今年廣州酒家集團推出兩款外賣新春盆菜,其中一款售價1288元,另一款688元。同時,該集團今年還特別在網上商城建設有銷售提貨券平臺,借助網絡渠道的優勢,給予配送上門,消費者在家或在辦公場所就能購買到盆菜提貨券。
記者昨天從國內知名購物搜索一淘網的搜索數據也顯示,近期通過一淘團購平臺搜索年貨商品的消費者明顯增加,尤其是來自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的消費者需求非常明顯。
消費提醒
妥善保存交易證據
值得一提的是,網購雖然方便又省錢,但也存在一定風險。據業內人士介紹,年底將近,網絡購物日漸火爆,購買的產品種類繁多,各大網購網站紛紛推出大規模的促銷活動。但在交易紅火的背后,網購引發的消費糾紛也不斷增加,投訴呈高速增長的態勢。日前,國內22個城市消費維權單位聯合發布的《網絡團購消費者權益保護狀況調查報告》顯示,62.12%的消費者在網絡團購過程中遇到過合法權益被侵害的情況。
據中國消費者協會投訴部主任邱建國介紹,目前消費者反映的網絡購物問題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貨不對板,退換貨難。一些不法經營者利用極低的價格,吸引消費者購買,將假冒偽劣商品推銷給消費者。消費者一旦發現產品質量存在問題,作為經營者的網絡平臺和供應商相互踢皮球,或設置重重障礙,拖延或拒不解決問題。其次,服務注水,價外有價。在一些團購服務中,消費者的實際支出往往遠大于團購價格,部分服務團購項目往往使用一些模糊用語,方便經營者任意解釋。實際消費時,也會在消費時間、消費金額、消費頻次等方面,設置許多限制性條款。
有廣州律師提醒,網上購物要做到“三注意”。首先要注意了解信息理性消費。在網上購物時,要對所購產品和服務有基本的了解和認識,在低價、超低價誘惑面前要三思而后行。其次要注意選好網站安全付款。在網站的選擇上,要看網站是否有通信管理部門頒發的ICP認證號,是否有工商部門頒發的能夠鏈接到工商局網站上的“紅盾”標志等。在付款方式上,盡量采取貨到付款并要求驗貨后付款的方式,或通過含有擔保功能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付款。此外,要注意妥善保存交易證據。
●南方日報記者 歐志葵???(南方日報)
已有900000條與年貨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