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耿旭靜)臨近年末,積分卡、會員卡迎來積分“兌現”潮。很多商家都在開展積分換禮活動,有的商家規定,積分即使不換禮年底也要清零。近期,記者調查發現,有些象征“熟客”身份的會員卡非但不能真正帶來多少優惠,反而可能會存在陷阱。
會員卡消費陷阱重重
劉先生在一家飯館預存1000元辦理了一張會員卡,最近收到一條短信。“12月30日24時會員系統會自動將您會員卡內積分清零,請及時持卡到店兌換特產。”他咨詢時才發現,會員卡有效期為一年,過期后如果卡內余額未消費完,將被鎖定。客服人員表示:“卡過期后就不能繼續用了。不過卡里的錢還在,要想繼續使用,需要續繳一年的會員卡年費333元,或者再充值500元,就可以免掉下一年年費繼續使用。”
劉先生氣憤地表示,辦卡時,店員告訴他“一千元不用必須一年用完。有效期滿可以續卡,可以繼續用。”但沒想到續卡竟然需要再交年費或充值。
積分原本是商家回饋給顧客的優惠,有些商家在積分兌禮上設置“障礙”,令消費者很不愉快。“我今年初辦的美容卡,一年下來消費了1萬多元。辦卡時美容院承諾積分可以兌換護膚品,可我還得先交5000元的預存金。”一名網友在網上表示,她若想把自己的積分換成護膚品,她得先與美容院簽合同,保證明年消費超過15000元,還要繳付5000元的“會員升級預存金”。雖說這5000元可以沖抵明年的美容項目,但該網友還是有被“綁架消費”的感覺。據記者了解,這種“要兌今年積分,先為明年買單”的捆綁式消費,在美容院、美發店和健身中心里比較常見。
辦理預付卡一定要謹慎
昨天,北京盈科廣州律師事務所陳北元表示,“卡過期余額被鎖定,這本身是一種霸王條款。”很多商家預付費卡過期后不能退余額,已經成了一種消費潛規則,但這是不公平的。在此,記者提醒消費者,辦理預付費方式的打折卡、會員卡一定要謹慎,不要輕信商家的口頭承諾;辦卡時要明確卡的使用細則等,最好有書面協議。
(廣州日報 耿旭靜)
已有300000條與會員卡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