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王進雨 實習生 高小娟)記者今晨從美國強生公司獲悉,由于藥片不能迅速融化,該公司旗下的麥克尼爾公司宣布召回著名止痛藥布洛芬(Motrin)。不過,本次只是從零售商進行召回,并不涉及消費者。
美國媒體指出,此次召回共涉及了約1200萬瓶布洛芬。
對于本次召回的原因,麥克尼爾公司宣稱,通過對布洛芬藥品樣本進行測試,在接近藥品保質期最后期限時,一些藥片不能按照預期迅速融化。
不過,麥克尼爾公司指出,召回只是針對零售商,消費者則不需要對本次召回的藥品進行處理或退回。
而強生宣稱,如果消費者按照說明書繼續服藥,不會出現安全問題,有問題也只是藥物在緩解疾病上可能有所耽擱。
●上午追訪
沒有進入中國市場
今天上午,強生中國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法制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強生此次是從零售渠道召回特定批次的布洛芬。
此次召回的產品主要涉及59個批次的3種布洛芬,召回的地區包括美國、波多黎各、巴哈馬、斐濟、伯利茲、圣盧西亞和牙買加,所有批次均沒有進入中國市場。
強生公司創建于1886年,目前在全球60個國家建立了250多家分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具綜合性、業務分布范圍最廣的衛生保健產品的制造商和相關服務提供商。
1985年,強生公司在中國建立了第一家合資企業——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
本次召回產品
布洛芬藥片(24片裝) 6個批次
布洛芬膠囊(24粒裝) 51個批次
布洛芬膠囊(24+6粒裝) 2個批次
布洛芬
具有抗炎、鎮痛、解熱作用,是近年來發展最為成功的解熱鎮痛藥物之一,我國已將布洛芬列為實現解熱鎮痛藥品種結構更新的支柱產品。
●背景鏈接
此前22次召回 全與中國無關
根據本報記者此前統計,自2009年9月以來,強生這家世界500強企業、全球最大醫藥保健公司產品召回的次數已高達22次,但是竟然都與中國市場無關。
強生表示,目前在華銷售的非處方藥品均由上海強生制藥工廠在上海生產,因此這些在國外生產的問題產品 “與中國市場無關”。
據公開信息顯示,強生在華擁有9家企業,旗下品牌有泰諾、布洛芬、達克寧、嗎丁啉等醫藥產品。尤其是泰諾、布洛芬等藥品,在國內市場是最常用的藥物。
2010年,強生因產品召回造成的損失預計高達6億美元。
有業內人士指出,強生召回不涉及中國市場的表述,關鍵問題可能并非在于產地,而是在于產品質量標準,因為有些跨國公司在不同國家可能采用雙重生產質量標準。
強生召回大事記
2009年9月 召回57批次兒童藥品
2009年11月6日 召回5批次泰諾關節炎藥
2009年12月18日 召回54批次泰諾關節炎藥
2010年1月16日 召回500批次泰諾等非處方藥
2010年4月10日 召回泰諾林、布洛芬、仙特明等抗過敏及解熱藥物
2010年4月13日 召回仙特明等40多個批次藥物
2010年5月7日 召回43種兒童用藥
2010年7月8日 召回包括泰諾在內的多批次非處方藥
2010年7月15日 召回21批次的泰諾、可他敏及美林等非處方藥
2010年8月24日 召回10萬盒隱形眼鏡
2010年8月31日 召回近4000盒強生隱形眼鏡
2010年10月19日 召回泰諾等藥品
2010年10月28日 召回16批次“Acuvue”一次性隱形眼鏡
2010年11月24日 召回930萬瓶泰諾感冒藥、約400萬盒兒童抗過敏藥可他敏和約80萬瓶兒童止痛藥美林
2010年12月1日 召回49.2萬盒隱形眼鏡
2011年1月14日 召回泰諾等4700萬件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