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沈瑋青)商務部昨日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商務主管部門加強元旦、春節期間網絡零售行業管理,規范網絡零售經營行為。其中提出,網絡零售商和第三方交易平臺不得單方面無理由取消訂單,不得以促銷為由拒絕退換貨或者為消費者退換貨設置障礙,不得以保留最終解釋權為由,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重點檢查是否虛假促銷等
《通知》要求,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在節日期間加強網絡零售市場督導檢查,重點檢查第三方交易平臺、團購網站等是否存在虛假促銷、知識產權保護、違禁品銷售、商品質量、價格欺詐、服務規范等行為。其中還提出,指導網絡零售商和第三方交易平臺推行先行賠付制度、冷靜期制度,嚴禁虛構原價打折、誤導性標價,不得降低促銷商品的品質及服務質量。
最近,媒體曾爆出當當網出現強制取消“1毛錢男士潔面乳”訂單的事件,這已經是該網站今年以來第四次因商品價格標注過低而取消訂單。對此,當當網表示,該產品屬于數量有限的贈品,在遭到搶購后庫存不足,因此取消了部分訂單。但也有分析認為,“缺貨”并非解除合同的法定理由,屬于霸王條款,其背后折射出的是整個網絡零售商的誠信危機。
網絡購物被提議納入法制軌道
上周,商務部市場秩序司司長常曉村在接受訪談時曾表示,商務部將積極爭取把《網絡零售管理條例》列入明年的國務院立法計劃,使網絡購物納入法制化軌道。
據他介紹,該條例針對第三方交易平臺的市場準入、市場退出、市場機制完善、各方權責等做出了具體規定,目的是促進網絡零售市場的健康持續發展。
北京工商大學研究生部主任、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何明珂認為,隨著我國電子商務市場的迅速發展,消費者在網絡購物時遇到的問題也逐漸增多。他認為在現階段來說,由于我國法律體系的不完善,國家有關部門出臺相關法律法規,規范網購市場、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是十分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