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微博)實習記者 張嵐 發自上海
分時度假概念創立于法國,目前在國外旅游市場中占有相當的份額;但從21世紀初其進入中國以來,與消費者之間的糾紛在各地時有傳出。
去年至今年上半年,共有近70名消費者向上海市消保委旅游專業辦投訴上海自由之旅度假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自由之旅),稱他們在與上海自由之旅簽定協議后發現實際情況與對方當初的承諾不一致,交涉無果欲退款時卻遭阻撓,產生糾紛的金額從6500元到7萬元不等。
分時度假提供的是什么服務?上海自由之旅究竟是家什么公司?《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期進行了調查。
事件緣起:糾紛不斷
自上海自由之旅俱樂部成立以來,其與消費者的糾葛時有傳出。據了解,從2009年開始,杭州、上海、寧波多家媒體曾曝光過自由之旅事件。
據上海自由之旅俱樂部官網介紹,上海自由之旅在2007年4月與RCI(注:1974年在美國成立的全球最大的分時度假交換公司)共同成立了上海自由之旅俱樂部 (以下簡稱FVC)。目前,FVC在國內擁有3家度假村,供會員自住及全球交換,分別是杭州蕭山國際大酒店、黃山(西遞)香溪谷度假村以及麗江裕和國際酒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上海市、杭州市和寧波市工商局網站時發現2002年4月15日在上海注冊的上海自由之旅度假服務有限公司,注冊資本300萬元;其杭州分公司已注銷;其寧波分公司也于2010年6月18日注銷,注銷原因為股東會決議解散。
投訴案例1:
2011年1月,上海的李紅(化名)和丈夫收到分時度假公司的電話,邀請其去參加一個關于旅游的社交活動。到場后,該公司營銷人員對他們進行一對一的口頭宣傳稱,只要購買“分時度假產品”,除能享受到全方位的服務,還可輕松實現到100多個國家旅行的夢想,可謂專為愛好旅游人士打造的高品質假期。心動之下,李紅當場購買了為期一年的“分時度假產品”,價值6800元,即FVC向他們提供東南亞任何一家RCI旗下的奢華度假村一周7夜。而在李紅和丈夫安排出游事宜時,FVC屢次訂房不成時二人才發現大部分度假村無法實現交換或全年只提供一個房間交換,且交換度假村限制性規定繁多,如要整周入住,不能拆分,(當時許諾的是可以去這個國家3晚,另一個國家4晚,這樣他們就可以去兩個國家)必須在唯一一個特定日期入住等,造成消費者即使提前幾個月規劃假期,交換到滿意的度假村的機率也是微乎其微。當二人要求退款時,遭到FVC的拒絕。FVC客服部王小姐隨即建議他們再加錢購買其19000元的產品,方可使用之前購買的6800元的產品,否則只能提供黃山的酒店。聽完王小姐的建議,李紅有種被套住的感覺,當場拒絕繼續購買19000元的產品。
投訴案例2:
2008年,陳先生以28000元的價格購買了10年/10周的產品。事后,陳先生發現宣講會上的承諾并沒有出現在合同上。而且,第二年開始,會員只要有一年不交管理費,合同就會作廢,但FVC從不通知會員去交管理費。陳先生陸續交了三萬多。他說:“簽了第一份合同后,后面的圈套一個接著一個,只要會員去找他們,他們就接著要(客戶追加更多的)錢。”
投訴案例3:
2010年3月,郭先生與天津市國怡假日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及上海自由之旅度假服務有限公司共同簽定了分時度假的合同,共支付了69700元。2011年2月中旬,郭先生發現天津國怡停止營業,立刻與上海自由之旅公司聯系,但對方表示郭先生需再交幾萬元,當郭先生拒絕后,自由之旅便不予理睬。
- 1
- 2
- 3
- 上一頁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