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訊 見習記者 陸琨倩 報道 前日,五部委合發的《關于加強黃金交易所或從事黃金交易平臺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再次明確對規范各地“山寨”黃金交易所的管理,明確僅保留上海黃金交易所(上金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上期所)。
記者昨日獲悉,目前浙江匯聯金銀制品交易市場(下稱“浙江匯聯”)已經列出停止交易的時間表。不過,廣州數家“山寨”黃金交易所的會員單位卻仍處在觀望狀態,相關負責人均對記者表示,“網點交易仍正常運作,只暫停了新開戶業務。”
“浙江匯聯”已叫停黃金交易
記者了解到,此前,全國比較大型的交易所共有6家,包括天津貴金屬交易所(下稱“天交所”)、湖南維財大宗貴金屬交易所(下稱“維財金”)、浙江匯聯、昆明金銀島黃金交易公司、山東標金貴金屬交易中心(下稱“山東標金”)、深圳南方稀貴金屬交易所。此外,還有如恒泰大通、世元金行、金明黃金等一些規模較小的泛金融交易網點。
其中,維財金已在12月24日暫停了所有黃金交易,而浙江匯聯也于昨日發出聲明,表示將于2012年1月18日起停止黃金產品交易,1月4日起停止黃金產品的開倉或增倉;山東標金則公告表示,“即日起,黃金品種只能平倉不能新開倉”;天交所也在昨日發出聲明,表示“暫停新客戶開展黃金現貨延期交收交易業務。”
而在廣州,除了上金所和上期所會員單位外,目前以天交所的會員單位規模最大,資料顯示,其數量已經超過15家,網點在40家左右,這一規模已經超過上金所在廣州的業務發展規模。一個天交所會員公司的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天交所規模之所以這么快鋪開,主要是因為加盟不需要費用,營業只要傭金返點就可以了。”
廣州市京鑫銀業首席貴金屬分析師朱志剛認為,《通知》顯然比從前出臺的文件明確,可操作性更強,“力度已經到位了。明確‘正規軍’只有兩家,有利于規范為‘山寨’交易所提供托管、劃轉服務的地方銀行。而且也提到要圍繞市場需求加大產品創新力度,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廣州“山寨”交易所會員仍正常交易
雖然部分“山寨”黃金交易所已對《通知》有所反應,但記者昨日調查發現,數家廣州“山寨”交易所會員單位仍能對老會員提供正常交易服務。廣州一家天交所會員單位的內部人士告訴記者,“目前,該公司對老客戶仍提供正常交易,只是暫停開新戶。”而天交所另一會員單位的內部人士則對《通知》不愿給予正面回應。遼寧皇亞貴金屬交易所一家在廣州的會員單位內部人員則告訴記者,“目前總部并沒有發出任何指引,但該公司已經自行停止了開新戶,老客戶交易正常。”
廣州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雖然對比之前,通知的力度已經增加不少,但不能忽視的是,“一些做得比較大的‘山寨’交易所為地方政府提供了龐大的稅收,在執行上,也需要地方政府切實地配合。同時,推行《通知》的延續性也存疑。”
事實上,早在上個月,國務院下發的2011年“38號文件”就已經在黃金行業掀起了軒然大波。當時廣州一家只開業僅兩個月的維財金會員單位就放棄了以“維財金”作為投資品種,使得投資者被迫平倉。“當時我們要求投資者在20日內平倉”,該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坦言,“由于之前金價仍處在比較穩定的階段,因此投資者的損失還不算大,如果現在要求投資者平倉,由于此前有大起大落的走勢,很可能造成投資者更大的損失。”而由于錯誤投資“山寨”交易所,這家公司也在開業不足2個月內損失400萬-500萬元。
各大“山寨”黃金交易所最新動態
交易所名稱 動態
天津貴金屬交易所 暫停新客戶黃金現貨延期業務
湖南維財大宗貴金屬交易所 12月 24 日暫停現貨黃金交易
浙江匯聯金銀制品交易市場 將于 2012 年1 月 18 日起停止黃金交易
昆明金銀島黃金交易公司 暫無動向
山東標金貴金屬交易中心 黃金品種只平倉不能新開倉
深圳南方稀貴金屬交易所 暫無動向
已有7條與山寨金交所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