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象】3
肉雞“吹風”變身
11月30日,天氣寒冷,同泰屠宰場的地面結水成冰。相比之下,院子里,幾把黑色大功率的電風扇顯得突兀。嘩嘩作響的扇葉,吹出強勁的風。電風扇后面,是幾排竹架子拼成的長約五六米的桌子。
數百只剛經過屠宰的普通肉雞,整齊地被碼放在桌子上。風吹過,原來白色鮮嫩的皮膚開始變硬、變黃。兩三個小時后,這些雞就變了“身份”。
當日,一名年輕的女工人一邊晾雞,一邊說,這些被吹成黃顏色的雞,有人專門收購,“用來當做柴雞。”
“這些假冒柴雞有專門的小販訂購。”李敏業說,目前市場上正宗的柴雞價格在每斤十七八元左右,而他們屠宰場生產的白條約每斤5元。這些經過“加工”的雞,價格上調兩三毛。
李敏業說,市場上會將這些假冒柴雞與正宗柴雞混在一起出售,蒙騙消費者。柴雞販子會提前訂貨,平常屠宰場每天都能出售1000多只。
事實上,吹出來的柴雞,已成為屠宰場制假潛規則。12月13日,通州區郎府地區金暉養雞場的屠宰場,工人們也將屠宰好的雞晾在鐵架子上。
該屠宰場的一名負責人說,夏天溫度高,他們不敢將白條晾在室外,電風扇吹不到1個小時,雞身上就會出蟲子。他們會選擇將雞放進冷庫里,用電風扇吹。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教授、禽類專家趙繼勛表示,雞死亡后,尸體腐爛過程中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因為死雞一般死因不明,如果是發病而死,可能帶有傳染性病菌,尤其是人禽交叉感染的病菌,危害極大。”此外,加工者為了掩蓋死雞的異味,加工中會加入多種添加劑,一般很難辨別,這對人體的危害更大。
■ 查抄
2.88噸未檢疫雞肉被查
該屠宰場手續齊全,“動物防疫合格證”和“食品衛生許可證”過期
本報訊 12月15日10時,北京市動物衛生監督所執法人員,突擊檢查大興區同泰屠宰場。該屠宰場手續齊全,屬正規屠宰場,但“動物防疫合格證”和“食品衛生許可證”都已過期。執法人員查獲未經檢疫的肉雞約2.88噸。
屠宰車間充滿惡臭
該屠宰場上千平方米,辦公室內,生產經營許可證等各種證件齊全,“手續齊全,屬于正規屠宰場。”一名執法人員說。
當日,屠宰廠還未開工生產。東側冷庫門口,擺放著風扇和竹架,冷庫內,執法人員發現大量已經脫毛但尚未開膛的雞;屠宰車間的一間庫房有十幾筐冷凍雞。它們表皮發紅,皮膚向外冒出油脂,整個庫房充滿惡臭。
“所有的雞都沒有開膛破肚,雞身上也沒有檢疫章,該屠宰場未經檢疫就屠宰。”執法人員介紹,按北京市相關規定,所有屠宰場賣出去的白條必須是凈膛,就是肚子里沒有內臟。
《食品安全法》中規定,未經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檢疫或者檢疫不合格的肉類,或者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制品,禁止生產經營。
《北京市畜禽定點屠宰管理辦法》第十七條規定,未經檢疫或品質檢疫的畜禽產品不得出廠。執法人員介紹說,只要是屠宰前就已死亡的雞,就不能通過檢疫,更不能屠宰。“里面有死因不明的雞,也是不能經過檢疫。”
價值3.17萬元肉雞被查
在該屠宰場一房間的墻壁上,掛著有關證件。其中“動物防疫合格證”和“食品衛生許可證”都已過期。
當日,北京市、大興區動物衛生監督所聯合行動,突擊檢查該屠宰場,查獲未經檢疫的雞約2.88噸,貨值金額3.17萬元,對雞產品先行登記保存。
“所有的雞將按照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下一步還將對該場的營業資質進行調查。”執法人員介紹說。
■ 賬本
假冒柴雞利潤超200%
運輸中,死雞的產生難以避免,有時候一車活雞難免會有幾只死雞,嚴重時死雞數量可達幾十只。
李敏業以1000斤死雞為例計算。
從河北運輸到北京的帶毛雞,每車都有幾噸重,價格是每斤5.5元,屠宰場屠宰后會以每斤6.6元出售。“當雞”比健康肉雞便宜1元左右。
死雞的賣價也分檔次,賣給散戶每斤4元,賣給張明這樣的專業戶是每斤3.5元,質量更差的死雞每斤約為2元。如賣出1000斤死雞,屠宰場可以獲得2000元至4000元“外快”。
一只烏雞體內大約注入1兩水,烏雞約8塊錢一斤,“每只雞就多賺8毛錢,出貨量很大的屠宰場,每賣出1000只烏雞,就多賺800元。”
“這些假冒柴雞有專門的小販訂購。”李敏業說,目前市場上正宗的柴雞價格在每斤十七八元左右,而他們屠宰場生產的白條約每斤5元。這些經過“加工”的雞,價格上調兩三毛。柴雞販子會提前訂貨,平常屠宰場每天都能出售1000多只。
李敏業說,這中間的差價大多被收雞者賺走,如果收雞者自己經營,每賣出1000斤,可多獲利約12000元。
- 1
- 2
- 上一頁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