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7月8日電(記者何春中)公安部日前發出警方提示,對7種以招生為名進行詐騙的行為進行揭露。
一、混淆不同類型辦學方式行騙。這是騙子最常用的欺騙手段。目前除普通高等教育外,還有成人高等教育、遠程網絡教育等,騙子故意混淆高考招生與其他學歷教育招生的區別,將不夠分數線的考生騙到一些院校的遠程網絡教育班,等考生報到后才知道真相——此類輔導班,只要注冊便可入學。
二、吹噓自己神通廣大進行詐騙。吹噓掌握招生計劃,聲稱掌握著定向招生計劃、高校擴招名額、學校內部指標、自主招生指標等,只要你交錢,即使分數不夠也可入學;或謊稱可保“專升本”,以此專騙一些分數達不到本科分數線的考生。
三、借軍校招地方生名義行騙。一是假冒軍事院校高校招生人員。按照規定,軍校招生和地方院校招生一樣,實行異地遠程網上錄取。二是聲稱能拿到軍校“特招指標”,要家長支付指標費。其實軍校與其他高校一樣,除收取國家規定的費用外,不會收取考生和家長的任何費用。
四、偽造、假冒公文行騙。偽造錄取通知書,等學生入校發現時騙子早已逃之夭夭;或假冒公文,提供所謂的錄取函等偽造公文,上面蓋有“公章”和“錄取編號”,以騙取考生和家長的信任。
五、打著“自主招生”的幌子行騙。自主招生有兩個條件:一是高考前通過學校組織的測試,二是經學校測試合格后還必須參加高考,高考成績必須達到考生所在省重點分數線。自主招生不是“自由招生”,有著嚴格的條件限制,并不是花錢所能買到的。
六、借定向招生等名義行騙。一些騙子吹噓可以搞到定向招生計劃,只要出“定向費”就可錄取。實際上國家教育主管部門早就規定地方所屬高等學校一般不再安排定向招生,而且定向招生人數、降分幅度也有嚴格限制,并不得收取“定向費”。
七、利用查詢錄取信息時間差行騙。這類騙子通過查詢功能了解錄取情況,把正常投檔錄取說成是自己找關系和朋友花錢疏通關系錄取,以此向家長索取錢財。
公安部發出警示:警惕7種高招詐騙行為
2008-03-11 14:57 中國青年報 何春中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安信地板3種產品被檢不合格 表示將立即整改
- 2蘇泊爾產品信任度大幅下降 2012年表現不會很
- 3國產奶粉苦撐兩年首次提價 稱不漲價生存成問
- 4光明新鮮屋牛奶月內漲價 其他品牌暫不跟進
- 5婚戀網站“三托四騙”泛濫 實名制或成治騙良
- 6安信董事長承認三項指標不合格 稱將負責到底
- 7“真假喬丹”引發名人搶注爭論
- 8壓歲錢坐地起價 網友戲稱春節簡直是春劫
- 9山寨版春晚禮服網上熱銷
- 10圓通等多家快遞公司半歇業 部分開業公司加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