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狀:官方洗護服務紛紛“缺位”
記者近日致電LV在廣州的直營店。當記者問起如果手提包被油污弄臟后LV官方能否提供清潔服務時,店員立即表示公司并不會提供保養。
在記者追問有何清潔建議時,其表示如果手提包是帆布面材質的話,消費可以嘗試用紙巾或者軟布,稍微用一點水清潔。“如果是牛皮材質的,恐怕就處理不到了,不過你也可以用白色的橡皮擦一下,看能否清潔干凈。”
隨后,記者致電位于上海的一家GUCCI直營店,對方店員表示,官方能提供維修,但是清潔的話就只能要顧客自己到“比較專業的地方”干洗了。該店員說,這里說的“維修”包括了破損修復或補色。
當問到修復的流程時,店員表示:“我們一般會先把手提包的破損處拍下來,然后發郵件給在國外的公司,讓師傅來判斷能否修復。”至于清潔,店員則向記者推薦了幾家她認為可靠的店鋪。
另一家手提包廠商CHANEL同樣沒有提供產品清潔服務。廣州直營店的店員告訴記者,手提包如果涉及到皮質部分由于是“易耗品”,官方都沒有保養和保修的服務,如果希望保養可以去一些皮具保養中心查詢。
記者了解到,正是由于名包廠商在洗護上的“缺位”,消費市場近年產生了不少的糾紛,據媒體報道近年曾發生了保養動輒數千元、洗壞名包消費者不滿要求洗護店賠償的糾紛。
業內:不同名包保養有不同
昨日,有從事洗護業務的“天天·安娜”公司技術總監陳濤表示,名包和名表不同,后者官方會提供保養方面的服務,且通常建議定期保養。但是名包公司一般只管銷售,保養、清潔的服務都完全根據消費者自身使用頻率和使用環境來決定。
陳濤說,不同品牌的名包保養和清潔都有一些獨特之處,如果消費者動手處理需區別對待。例如GUCCI,手提包的里布會較容易掉色,有些消費在自己清洗時不注意,顏色就會滲透到周邊。至于LV,經常碰到的問題是其“植油皮”,當用久后手汗會讓其原先的淺棕黃色變成黑色,影響觀感。
提醒:避免消費糾紛需注意三點
那么市民如果在第三方洗護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呢?陳濤說,首先要弄清楚到底收費的具體項目包括了哪些內容。例如,去漬有沒有含在洗滌服務中,洗護時修護劃痕、縫補脫線等是否需要另外收費等,以免產生護理店在接單后才要加收費的消費糾紛。
“一些手提包會染上紅酒色、墨水色、口紅色,有些護理公司可能會聲稱清潔難度較大,需要另行加收50~80元。所以市民最好在下單之前就要詢問清楚。”他說,手提包的洗滌護理價格按照品牌價值、大小來制訂,收費跟這兩者成正比,和材質是皮、帆布或是PVC的關系倒不大。
其次,約法三章。他說,“手提包能不能修復、保養,護理公司都要先跟客人講清楚,消費者需要簽字確認。此外,最好雙方在護理前就給手提包拍照,避免潛在的消費糾紛。”
最后,萬一護理店“洗壞”了賠償怎么計算呢?記者了解到,現時國內對名包洗滌爭議的賠償還沒有形成統一規范,這就導致各店的賠償標準不一。為此,雙方最好要約定相關事宜、爭議解決方式等內容。(文、表 本報記者 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