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凱凱愛人民”購買藏藥的消費單和幾袋藏藥。微博截圖
事件回放
昨日,云南一家媒體刊登報道稱:2月3日下午,網友“凱凱愛人民”在一個名為“反殺豬聯盟”的論壇中發帖,稱1月28日,他和家人前往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縣普達措國家公園游玩,出來時遇到一名熱心人,最后花了近14萬元買藏藥,結果他們回家之后上網一查才發現,自己可能被騙了,他便將自己的遭遇發到了網上。
記者追訪
遇到“藥托”花了14萬冤枉錢
昨日記者聯系到發帖人蘇州吳江的“凱凱愛人民”,他表示,春節和親友去云南旅游時,可能遭遇“藥托”,家人被騙買下將近14萬元藏藥。在他發帖后,迪慶藏族自治州旅游局質量監督所以及購藥商店均已和他聯系,目前正在等待處理結果。
“凱凱愛人民”告訴記者,他叫盧凱凱,是吳江人。龍年大年初一,他和親友一起包團到云南旅游。就在年初六返程當天,隨團游玩普達措國家公園。游玩結束后,出來要經過普達措國家公園多功能館。“看到里面有賣藏藥,我母親和伯父上去詢問藥材價格,”小盧說,此時過來一名男子,聲稱自己是某醫藥公司的,說柜臺上的冬蟲夏草不好,于是營業員從里面拿出另一種所謂的蟲草,要價580元/克,那名男子把價格砍到了280元/克。
小盧在帖子中說道,“我們不是很懂,因為他說自己是搞醫藥的,所以我們就相信了他。于是,我媽和我伯父各拿了200g,那名男子拿了剩下的179g。那名男子還說,把蟲草磨成粉效果會更好。因為我們買的數目不少,他要求營業員贈送我們200g天麻,并一同磨成粉,混在蟲草粉中。后來,那名男子又推薦我媽買了藏紅花和另一種不知名的藥材(說藥效和蟲草差不多)。由于當時大巴在外面等我們,我們還得趕當天的飛機,所以沒來得及索要發票,營業員說會寄給我們,所以我們就走了,只拿了銀行刷卡回執單。”
后來,小盧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同行的人,他們提醒當心有托!于是他上網搜索,發現很多人都有相類似的經歷,感覺到自己一定是被騙了。據了解,小盧的母親和伯父一共購買了蟲草400g,價格112000元(刷卡),后來母親還買了藏紅花和另一種不知名的藥材,價格27600元(刷卡),總共139600元。
“現在藥材一直放在家中,全家都不敢吃,強烈要求商家退還錢款!因為交易數額較大,希望能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小盧的投訴帖發出后,當即得到了云南當地多家媒體的關注。3日下午,迪慶藏族自治州旅游局質量監督所給小盧打去電話,表示已經了解了他的情況,表示會跟商家協調。5點左右,當時作為地接社的昆明風光旅行社的工作人員和小盧聯系,表示負責香格里拉那邊接待的旅行社和他們并不是一家,但也不肯透露旅行社名字。
2月4日,小盧給迪慶旅游質監所打電話詢問進展,接電話的是名男子,他詢問了事情經過,表示會將多功能館的相關人員叫過來了解情況,最晚明天給答復。昨日下去,迪慶質監所再次給小盧打了兩個電話,第一個說因為藥材已經打成粉了所以商家要讓他承擔百分之二十的損失費,小盧沒有同意。隨后又再打來電話,說商家同意退貨,但是讓他不要在媒體上繼續反映此事。
之后,小盧接到來自普達措國家公園多功能館的電話,對方自稱是商場的行政經理,言語間有些含糊其辭,意思是先給他打一半的退款,讓他把藥物寄過去,然后再退另外一半。對方還表示,“如果我要經過迪慶旅游質監所這個中介,公事公辦的話,那就把東西寄到質監所,然后他們也會申訴,那位經理以個人名義告訴我,不能保證我拿得到錢。”小盧告訴記者。
記者看到,在投訴帖子里,有一位網友“醬油咩”跟帖說,自己也剛剛有過類似的遭遇,“我家春節期間去香格里拉,不過是在小松贊林寺那邊的賣藥材的店里面,我爸爸先走到賣蟲草的地方,就有個人說這個蟲草不是很好,他在西藏買才50元,這個要98元,于是就殺價,就算殺了價我爸爸也沒有買,但是在給我媽媽買藥材的時候,就看到那個叫什么噶不倪丹的藥材,又有個人過來搭話,原本58元/克的藥,殺價到15元/克,然后說吃了很好,就自己裝了一些,那個店員也給我爸爸裝了一些,然后磨成粉之后一算價格12000多元……”截至記者發稿時,小盧仍然在等待有關部門的處理答復。本報記者 周曉青
云南旅游網支招
云南游如何不挨宰
云南旅游提示:人在旅途,難免挨宰;上當受騙,見怪不怪。買進假貨,損失錢財。糾纏是非,郁悶無奈。學會幾招,對付買賣。
以上說的是在云南旅游過程中,不少游客因地生人不熟,常被一些購物騙術蒙蔽,或讓你買進高價假貨,或被糾纏得頭昏腦漲,使錢財受損,游興大減。如能早有些心理準備,加以提防,騙術也許在你身上就會失靈無效了。
第一招:不買不問。如果你看到某旅游產品而暫時不想買,那就不要開口。只要你一開口問價,出售者就會不厭其煩地給你介紹其產品如何質優、如何價廉、如何獨此一家、如何保退保換等,足可讓你在暈頭轉向中買下來。
第二招:搖頭說“不”。這個辦法極簡單,對兜售小販極為有用。
第三招:勿信突然冒出來的“老鄉”。凡是進店后突然冒出個“老鄉”,聲稱為你們買跳樓價的便宜貨,或者不用花錢買只須交點稅的商品時,就應當特別警覺。這個“老鄉”很可能就是“托”。
第四招:不參與“廉價活動”。凡旅游地路人或出租車司機請你去看什么“廉價表演”等,千萬別去。一旦去了,被敲詐的幾率極大。
第五招:不動手拿貴重物品。如標價上萬元的玉器、貴重的瓷瓶、珍貴的標本等,不要動手去拿,謹防“碰瓷”糾紛。一旦動手拿過出現裂口或損壞,讓你有口難辯只能賠償。
此外,如果你主觀上實在不想購物,又被拉至購物點,坐在旅游車里靜候也不失為一良方。周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