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奶安全事件頻發導致消費者消費信心下降
一邊是,國產奶安全事件頻發,導致消費者消費信心下降,另一邊是,進口奶趁機拓展中國市場,多家商場表示,進口液態奶的銷售漸增。多個商家甚至針對進口奶做起促銷,家樂福一個月來同比增長達到10倍,但進口液態奶高價的背后質量是否也高呢?
文:記者劉俊、林曉麗 圖:劉俊
問題一:上架就“高端”
價格畸高
昨日,記者在銷售進口液態奶較多的北京路一家大型超市現場看到,貨架上銷售的進口液態奶品牌有近10種,規格從250毫升到1升都有。據記者觀察,這些液態奶都在顯著的位置標稱原裝進口自新西蘭、澳大利亞、德國等國家。
與國產比,這些進口液態奶價格貴出一大截。以1升規格為例,內蒙古某品牌牛奶售價不到10元,但售價最低的進口品牌要價都超過18元。一盒標稱來自德國的“好沃德全脂牛奶”售價更達到22.5元,比國產的產品貴了125%。
又以該超市出售的標稱新西蘭產“田園”牌250毫升純牛奶為例,6盒裝售價是45.5 元,或平均每盒7.58元,這個價格幾乎比國產同規格“高端牛奶”貴一倍。
而經常往返香港的市民也發現,廣州超市進口液態奶的價格比香港貴了不少。據記者昨日查詢,同樣標稱產自澳大利亞的哈維純牛奶(Harvey Fresh,1升),香港百佳超市的售價是14.9港元,折合人民幣約12.1元,家樂福的價格是18.5元,貴出近34%。
有業內人士分析,這種價差一方面和關稅、運輸、進口量多少有關,另一方面和進口液態奶進入內地時大部分都瞄準“高價格”定位有關,1升售價甚至能達到25~28元。
問題二:廠家良莠不齊質量存疑
由于運輸時需要漂洋過海,加上生產廠家良莠不齊,“洋牛奶”的安全性也開始受到各界關注。
昨日,記者從國家質檢總局官網獲悉,在本周最新公布的2011年12月進境不合格食品信息中,多個批次的進口乳制品被檢出問題。包括2.59噸新西蘭NEW ZEALAND DAIRY PROCESSING LIMITED生產的純牛奶超過保質期,這已經是該產品接連兩個月因為同樣的原因上“黑榜”。此外,0.299噸進口自澳大利亞的“保利原味發酵乳”被指脂肪含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事實上,近年來我國幾乎每個月都能檢出進口自各國的不合格乳制品。追溯到去年11月,美國界面蛋白質技術有限公司制造的20噸脫脂奶粉被檢出菌落總數超標;去年10月,0.0378噸的法國“布拉牌發酵乳”被檢出違規使用化學物質食用明膠;在更早前的4、5月份,合共多達272.1噸新西蘭奶粉脂肪含量不符合國家標準。
昨日,記者從廣州多家賣場獲悉,近一個月來,進口液態奶的銷售同比去年有兩位數以上的增長。家樂福廣州區負責人更是表示,這一個月來,家樂福廣州店鋪進口液態奶的銷售量同比增加了10倍。
家樂福:
進口品牌占5%份額
“一方面是跟我們的促銷手段有關。往年這個時候,我們都主要推傳統年貨,而今年,我們舉辦了進口食品節,將進口食品放大面積銷售,銷售業績自然大幅上漲。另一方面,也與消費者對食品品質越發重視有關,由于國內食品安全事件不斷發生,進口食品雖然價格貴,但卻越來越受青睞。”不過,該人士表示,雖然銷售大幅上漲,但與國產液態奶相比,仍占很小的量。“在整個液態奶銷售額中,進口品牌只占了5%的份額。”
由于進口牛奶熱賣,網上商場的進口牛奶也成了近期的熱點。一號店在首頁推出了進口牛奶促銷,而且力度相當大。記者昨日在一號店的相關頁面看到,頁面顯眼位置標出了:“多國進口牛奶瘋賣中,9.9元起。”促銷的進口牛奶多達十幾款,其中,田園保鮮牛奶1L(新西蘭) 市場價31元,促銷價14.9元;多美鮮脫脂牛奶 1L/盒(德國)市場價17元,促銷價9.9元……
網上進口牛奶熱賣
在淘寶商城,一個銷售“德國原裝進口”牛奶的商家一個月銷售出了68件產品(12盒1升裝,售價142元),從成交記錄看,部分顧客在春節前一次就購買了三四件。另外一家銷售法國進口牛奶的商家,月銷量更多達168件(12盒1升裝,售價198元),有位消費者甚至留言說:“大品牌,而且法國全進口的,所以很放心。我家小孩喝了這個牌子的牛奶之后,就再也不愿意喝國產的牌子了。”
記者昨天獲悉,據廣州海關統計,去年廣州地區進口乳品8003噸,同比增長13.3%。今年1月份,我國從新西蘭進口鮮奶類1107.992噸、奶粉56828噸,分別占到特保觸發數量的70.10%和49.2%。
分析:
專家稱認識
處于朦朧階段
“這些不合格批次的食品、化妝品未在國內市場銷售。”質檢總局稱,公布的進境不合格產品,是在入境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實施檢驗檢疫時發現的,目前都已依法做退貨、銷毀或改作他用處理。
不過,接連被查獲不合格的現象顯示,在內地市場對進口乳制品需求高速增長的背景下,一些希望“賺快錢”的進口商沒有把好質量關,“洋牛奶”也并非就是安全可靠的代名詞。
昨日,資深乳液專家王丁棉指出,盡管一些大品牌有自己穩定的渠道,但是消費者對一些小品牌往往不知底細,這些品牌也可能連內地標準都未必能摸得透。
王丁棉說,目前這些進口液態奶都是超高溫殺菌乳,消費者對它們的認識均處于朦朧階段。他近期曾在超市觀察了20分鐘,發現消費者往往只能憑廣告、國別,甚至印刷的精美程度去挑選,而銷售員的臨場介紹也往往說不出個所以然。
已有15000條與國產奶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