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牛到底添加了什么才能提神?這兩年來,紅牛一直遭遇全球范圍內的添加可卡因質疑。而這次,來自官方的聲音讓紅牛再次陷入非法添加危機。哈爾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上周稱,紅牛配料中含有國家不允許在維生素功能飲料中使用的人工合成色素胭脂紅等問題。紅牛發表聲明稱自身產品安全,不存在違規添加食品添加劑。周末,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與哈爾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分別發布公告稱,紅牛飲料產品品質安全穩定,不存在任何非法添加。
上周五,黑龍江當地媒體報道稱,哈爾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對紅牛進行查證的過程中發現,紅牛飲料罐體配料表及食品添加劑的標注和有關文件的批文并不相符,配料中含有國家不允許在維生素功能飲料中使用的人工合成色素胭脂紅等諸多問題。
記者了解到,紅牛在中國獲準生產銷售的產品有5種,但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是金黃色矮罐裝的“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以及藍色高罐裝的“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牛磺酸強化型)”。其中,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保健食品”欄公示的差距較大,紅牛強化型產品外包裝上標有的香精、煙酰胺、檸檬酸鈉、檸檬黃、苯甲酸鈉、胭脂紅在網站上都沒有顯示,而網站上顯示有維生素PP,在罐上也沒有標明。因此被認為,紅牛飲料罐體配料表及食品添加劑的標注和有關文件的批文并不一致。
但讓消費者更為擔心的是,有觀點認為,在紅牛中咖啡因和苯甲酸鈉兩種成分在一起是否會合成國家一類精神藥品安鈉咖(苯甲酸鈉咖啡因)?
果殼謠言粉碎機編輯、有機化學專業背景的秋秋介紹,安鈉咖和咖啡因同屬二類精神藥品,安鈉咖里面起藥物作用的其實只有咖啡因,苯甲酸鈉是助溶作用。安鈉咖在臨床上是用于麻醉藥引起的呼吸衰竭和循環衰竭的,要求起效快,必須靜脈注射的水劑。而紅牛里混合的咖啡因和苯甲酸鈉是口服。食品飲料里的劑量本來就遠低于藥物里的含量。“苯甲酸鈉作為食品添加劑的作用是防腐劑,紅牛里有的話,應該也是這個作用。”就算沒加苯甲酸鈉,里面不也是有精神藥品咖啡因嗎?“退一步說茶葉里不也有咖啡因嗎?關鍵是劑量。”
紅牛中國區總經理王睿介紹,國內外的多方論證,均得出了確定的結論:在飲料的含量和環境范圍內,一比一的咖啡因和苯甲酸鈉是不可能生成‘安鈉咖’的,并且,咖啡因、苯甲酸鈉是屬于《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1)規定的食品添加劑,也是飲料類產品以及其它食品中普通常見的食品添加劑。
針對有關紅牛飲料罐體配料表及食品添加劑的標注和有關文件的批文不相符問題,哈爾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11日下午公布對紅牛公司的標識相關的核實情況發表聲明,表示“根據當時保健食品注冊管理的有關規定,保健食品批準證書及說明書中可只載明主要原料。”
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則表示,紅牛飲料產品品質安全穩定,不存在任何非法添加,且紅牛飲料罐體標簽標注的所有配料,均是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并允許添加的,適合人群適度飲用不會導致健康問題。
稍早前,北京上海重慶等城市超市因此已將紅牛下架。記者昨天走訪廣州幾家超市和便利店發現,紅牛的兩款主要產品均在正常銷售。海珠區家園集市的負責人稱,此前也曾聯系經銷商要求退貨,昨天已收到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出具的《關于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的長期抽檢情況報告》,但預計紅牛銷量近期會受影響。據悉,此前早下架的產品目前正在恢復上架中。記者 吳旦穎(南方日報)
已有980000條與紅牛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