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北京3月14日電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14日正式發布《機動車輛商業保險示范條款》,為保險公司提供商業車險條款行業范本。
中保協有關負責人表示,示范條款對原有商業車險條款進行了全面梳理,篩查不利于保護被保險人權益、表述不清和容易產生歧義之處,并進行了合理修訂,強化了消費者利益保護,提高了商業車險保障能力。
對于廣大車主關心的何時能夠享受到示范條款帶來的諸多便利,中保協有關負責人表示,示范條款發布后,下一步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包括行業純風險損失率的測算、行業平臺的改造、各公司承保理賠系統的改造、單證印制等,這些基礎性工作完成后方可正式實施。
叫停“無責不賠”防“老賴”
亮點:因第三方對保險機動車的損害而造成保險事故,保險公司可在保險金額內先行賠付被保險人,然后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第三方請求賠償的權利,免去被保險人和第三方之間的溝通索賠之累。
針對近期商業車險市場中受關注的“高保低賠”、“無責不賠”熱點問題,示范條款明確規定,車輛損失保險的保險金額按投保時保險機動車的實際價值確定。在理賠時,被保險機動車發生全部損失,保險公司按保險金額進行賠償;被保險機動車發生部分損失,保險公司按實際修復費用在保險金額內計算賠償。
對于車輛實際價值的確定,中保協車險改革小組專家李冠如解釋說,保險機動車的實際價值可以由投保人與保險人根據投保時的新車購置價減去折舊金額后的價格協商確定,也可以根據其他市場公允價值協商確定。
示范條款同時規定,因第三方對保險機動車的損害而造成保險事故,保險公司可以在保險金額內先行賠付被保險人,然后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第三方請求賠償的權利。“這樣消費者在發生車輛損失保險事故后,除可以沿用過去的索賠方式外,還能直接向自身投保的保險公司進行索賠,免去了和第三方之間的溝通索賠之累。”李冠如說。
10余條免責條款被刪除
包括:駕駛證失效或審驗未合格;發生保險事故時無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核發的合法有效行駛證、號牌,或臨時號牌或臨時移動證等。
車輛發生損失后,滿懷希望找到保險公司,卻被告知該損失屬于免賠范圍,這恐怕是不少車主遭遇過的情形。
示范條款刪除了原有商業車險條款中的十余條責任免除,例如“駕駛證失效或審驗未合格”;“發生保險事故時無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核發的合法有效行駛證、號牌,或臨時號牌或臨時移動證”等等,從而有效擴大了商業車險的保險責任范圍,使其保障能力更加符合廣大消費者的需要。
此外,示范條款還對現有商業車險的附加險條款進行了大幅簡化,將原有商業車險中“教練車特約”“租車人人車失蹤”“法律費用”“倒車鏡車燈單獨損壞”“車載貨物掉落”等附加險的保險責任直接納入主險保險責任,僅保留了玻璃單獨破碎險、自燃損失險、車身劃痕損失險等十個附加險,并增加了無法找到第三方不計免賠險。
減輕理賠提供單證麻煩
例如:不再要求車輛損失保險索賠提供營運許可證或道路運輸許可證復印件,不再要求盜搶保險索賠提供駕駛證復印件、行駛證正副本、全套原車鑰匙等。
為減輕消費者在理賠時提供單證的麻煩,示范條款對商業車險的索賠資料進行了簡化,例如不再要求車輛損失保險索賠提供營運許可證或道路運輸許可證復印件,不再要求盜搶保險索賠提供駕駛證復印件、行駛證正副本、全套原車鑰匙等等。
此外,根據實踐經驗和消費者反映,條款對原有商業車險條款中的概念、文字進行了修改和完善,尤其是消費者最為關心的保險責任、責任免除、賠償處理等內容進行了針對性完善,使條款文字表述更加清晰準確、通俗易懂,強化了保險公司如實告知義務,便于廣大消費者更好地理解車險條款。
根據保監會近日下發的《關于加強機動車輛商業保險條款費率管理通知》,保險公司可以參考和使用行業協會制定的示范條款,同時允許符合條件的公司根據自有數據自行確定條款費率。保險公司自主開發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的條件包括經營商業車險業務3個完整會計年度以上、經審計的最近連續2個會計年度綜合成本率低于100%且償付能力充足率高于150%、擁有30萬輛以上機動車輛商業保險承保數據、具備專業的研發管理團隊和業務信息系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