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期巧克力經拆除包裝融化竟再次生產成‘巧克力’, 鋼筋經非法熱軋加工后被拉得又瘦又長……”3月14日,省質監局在寧發布2011年全省質監系統打假十大典型案例,制假售假者五花八門的作案手段被曝光。
據了解,去年全省質監系統組織開展了食品、農資、建材、特種設備質量安全等一系列打假整治行動,查處了一大批案件。在此次曝光的十大典型案例中,去年9月,寶應質監局稽查大隊接舉報,對寶應縣徽龍機械廠進行執法檢查,現場發現假冒“安宜”等品牌的液化氣鋼瓶護罩2424只,模具11塊。
經核查,該廠兩年來共銷售假冒護罩25萬多只,貨值金額近300萬元。去年8月,無錫質監局與無錫公安濱湖分局聯合執法,搗毀壬港村惠巷上68號及南苑新村68號倉庫內的一家“太太樂”雞精制假窩點,犯罪嫌疑人戴某已被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2010年8月,南京市質監局稽查分局執法人員對南京冠川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涉嫌非法生產加工鋼筋的違法行為立案調查。經查,該公司違法加工拉伸鋼筋共計328件,該案已移送司法部門進一步處理。
去年3月,南通質監局稽查支隊執法人員對善龍食品公司進行執法檢查,發現該公司涉嫌使用已入庫的巧克力等回收食品再生產食品。經核查,該公司在2010年12月份期間,違法使用庫存時間較長的滯銷巧克力和粉糖產品,經拆除包裝、打粉或融化等過程,重新與新原料混合,再次生產成“巧克力”、“粉糖”食品,共使用回收巧克力200公斤、回收粉糖500公斤。(新華日報 耿 聯)
已有540000條與打假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