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知名作家數十人,索賠金額超過5000萬!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央視新聞頻道聚焦【蘋果涉嫌盜版 作家集體維權】事件。
遭盜版 中國作家集體維權訴蘋果
今天是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我們將目光投向一群特殊的維權者——作家。最近,一些著名作家向本臺投訴,自己的作品在沒有得到任何授權的情況下,卻屢屢在蘋果應用程序商店里上架出售,甚至免費下載,他們對這種公開的侵權行為忍無可忍,不得不通過集體維權的方式向蘋果公司宣戰。
央視記者采訪到一家公司的白領閆小姐。由于家離公司較遠,她每天都要在地鐵里耗去時間。自從有了蘋果的IPHONE和IPAD,上下班的漫長路途就不再無聊了,因為她可以用IPHONE看書或者是玩游戲來打發時間了。閆小姐說,會看一些小說之類的書,像影視劇的原著,如果覺得電視劇挺好的就看看書。她感覺用蘋果看書很方便,在地鐵上就可以看,而且都是在蘋果的官網app store上免費下載的。
閆小姐所說的app store,中文名字叫蘋果應用商店。這是蘋果首創的一種數字共享模式,包括iphone,ipad等在內的蘋果系列終端中都可以使用。在這個數字商店里,提供書籍、游戲等各類應用程序的下載,它們有的像商品一樣明碼標價,有的則是免費提供,用戶可以自由選擇下載。
記者詢問閆小姐是否在下載時注意過版權的問題,她表示沒有關注過。記者注意到,很多蘋果發燒友都像閆小姐一樣經常下載閱讀電子出版物,但卻從未關注過這些從蘋果應用商店下載的電子書是否擁有版權。很多受訪者甚至認為從app store上下載的應用都應該是有版權的、合法的。
事實上,蘋果應用商店上銷售電子書版權問題,正是作家們集體起訴蘋果——這家全球市值最高的跨國公司的原因。這些作家發現蘋果商店里提供的大量供下載的圖書軟件,并沒有得到授權,直接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權。
作家麥家告訴記者:“我有五本書——《解密》、《暗算》、《風聲》等等在蘋果應用商店里提供免費閱讀或者收費閱讀,但我確實沒有授權給他們。”
靠《盜墓筆記》成名的作家南派三叔聲稱自己是個忠實的果粉,擁有蘋果全系列的產品,但他沒想到自己卻被蘋果應用商店傷了心。從兩年前到現在,蘋果應用商店里盜版的南派三叔作品一直是有增無減。南派三叔說:“根據以往一些蘋果公布的數據,我們反推和測算了一下,我的全部系列作品下載量超過幾百萬次,也就是說我的損失超過兩千萬。”
除了這些當紅暢銷書作家以外,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作家的經典作品也沒能逃脫在蘋果應用商店被盜版的命運。著名作家陳忠實的長篇小說《白鹿原》在蘋果應用商店上,不僅有文字版,還有有聲讀物版。記者了解到,這部作品最早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的,但出版社社長潘凱雄表示,截止到目前,還從未授權過任何網絡轉載和銷售。就連作家陳忠實本人,也不知道自己的作品在蘋果的應用商店上出售。陳忠實表示,這種侵權行為,是對作家勞動的不尊重,應該受法律制約的。
在昨天剛剛結束的兩會上,許多作家出身的政協委員也都遭遇了盜版侵權作品在蘋果應用商店上售賣的現象。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張抗抗告訴我們,在蘋果應用商店里提供下載的作品都沒有經過授權。
隨著調查的深入,記者發現被侵權的不僅僅是作家。國內最早購買影視劇版權的視頻網站——樂視網,2010年花巨資獨家買斷了電影《畫皮》的網絡播放權,結果在蘋果應用商店里卻很快出現付費點播的《畫皮》。
由于跨國訴訟漫長而復雜,為了更好地維護共同權益,一些作家和出版機構發起成立了作家維權聯盟,采取集體訴訟的形式向蘋果公司討公道。目前作家維權聯盟已經召集了22位作家,共有95部作品涉嫌被蘋果應用商店侵權。其中包括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何馬的《藏地密碼》、韓寒的《青春》、《他的國》等暢銷書,索賠金額超過千萬元。作家維權聯盟發起人貝志誠告訴記者,蘋果應用商店中也有經過授權的正版圖書,但是正版圖書往往競爭不過盜版。
蘋果敷衍盜版投訴 拒絕道歉賠償
中國作家在過去半年多的時間里曾多次公開聲討蘋果公司的侵權行為,但號稱非常重視知識產權的蘋果是如何回應中國作家和版權人的維權行為呢?
樂視網法務部負責人劉曉慶告訴記者:“一開始蘋果公司是不承認侵權的,當然我們也看到了后續他的行動是把這種模式已經刪除了。實際上從它的行動中,已經表達出它認為這是一種侵權行為。”
在蘋果公司對湖南作家朱金泰代理律師孫相元發出的律師函回復中,要求孫相元把侵權軟件的鏈接按蘋果規定格式發到指定郵箱,孫相元隨后按蘋果要求提供了侵權程序的鏈接并要求蘋果按中國法律規定提供制作盜版書程序的開發者真實姓名、地址和聯系方式。但是蘋果只是刪除了盜版程序,并沒有理會孫相元在律師函中提出的對被侵權作家賠禮道歉并賠償經濟損失的要求。
其他幾位當事人跟蘋果公司的交涉結果也是如此。作家維權聯盟負責人告訴記者,蘋果公司在接到投訴郵件后,通常會在一個月左右悄悄刪除部分盜版作品的程序,但是對于作家提出的提供盜版程序上傳者的聯系方式以及進行道歉賠償等要求從來都不回應。“我們去年7月發過律師函,蘋果很奇怪地讓開發者關系部門跟我們談,還說是從美國從澳洲都有負責人過來。當我們約好時間時,聯絡人突然消失了,也不接電話也不回郵件。”作家維權聯盟發起人貝志誠無奈地對記者說。
3月7日蘋果在美國總部發布IPAD新品時,央視駐美國洛杉磯站記者就此事聯系蘋果總部采訪,得到的答復是請聯系中國公司。為接開蘋果的神秘面紗,記者曾多次聯系蘋果中國公司負責媒體公關事務的工作人員,但兩位工作人員的辦公電話始終無人接聽,手機也一直處于關機狀態。截止發稿時,蘋果公司有關人士對記者要求采訪的語音留言和短信都沒有回復。對于蘋果的刻意回避,作家維權聯盟表示近期將組織作家與蘋果公司進行正面交涉。
- 1
- 2
- 上一頁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