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學生愛眼工程是一個號稱致力于保護青少年視力健康的公益組織,該組織近幾年活躍在全國很多縣市,在全國有上百個工作站。在愛眼工程委員會理事長劉金順的口中,卻頻繁出現一個詞慈善營銷。
央視晚會的節目畫面顯示,在山西洪洞縣一所小學里,中華學生愛眼工程正在進行學生免費視力檢查,一些視力較差的孩子都可以得到一張愛眼工程捐贈的價值260元的愛心捐贈卡,持這張卡可以到當地的愛眼工程工作站免費兌換一副特供的鏡片。在這“慈善活動”的背后,究竟隱藏了什么商業行為?
工程委員會理事長劉金順很直白地說:“名義上是公益,但該收錢的話絕不手軟。”工作人員張健的詳細解釋是:“他用一副鏡片的捐贈卡到咱們店里來,不可能只拿著鏡片就走了,這個時候還需要鏡架。”山東省章丘的一位加入了愛眼工程的眼鏡店老板說:“129元選個鏡架,其實這個鏡架成本只有30元,掙他100元。”
在愛眼工程的精心設計下,捐贈卡只是放出的一個誘餌,當滿懷信任的學生拿著捐贈卡上門后,卻成了愛眼工程各類近視治療儀的推銷目標。這所謂的“愛眼工程”,就這樣套著慈善面孔在全國各地上演著一出出圈錢鬧劇。工程委員會的馮經理說:“現在的老百姓都很聰明啊,沒有什么特殊的營銷手段的話你懵不到他。”
已有87000條與315晚會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