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標準缺失真假紫砂難辨,紫砂電器市場仍待規范
“消費與安全”是2012年“3·15消費者權益日”主題,為此,本報家電版塊將圍繞這些年以來已經發生的、正在發生的,對行業產生巨大影響的各類“風波門”事件進行歸類點評,對風波涉及行業與企業進行近況再探。
“紫砂煲”事件回顧
2010年5月23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披露美的號稱“純正紫砂燒制”的“紫金風火內膽”,原來取材于最普通的陶土,而且添加了多種化工原料。隨后,不少媒體報道,紫砂煲業內其他品牌也存在類似造假行為,并說明現存的紫砂原料極其稀少珍貴。為了配制出來更像紫砂,廠家會添加學名三氧化二鐵的化工原料“鐵紅粉”、二氧化錳、氧化鎳等,用于增色,而這些原料具有毒性和致癌性,高價錳氧化物還會對人的大腦造成損傷。
市場上的紫砂煲等相關產品旋即被消費者要求退貨、商家強制下架,相關生產廠家停產的停產,宣告退市的退市。相關行業協會也出面討論欲規范市場,并數次傳出制定紫砂電器產品標準的計劃,但均不了了之。
隨著時間的推移,相關企業的相關產品又悄悄地恢復銷售,最大的紫砂電器生產廠家依立更表示到2011年,市場已基本恢復到事件之前的水平。
時隔兩年之久的“紫砂煲事件”,近日又因一名消費者將紫砂電器廠商告上法庭,而再度引起公眾關注。
據了解,在庭審時,消費者堅持對依立牌紫砂煲提出申請國家法定技術質量監督局進行兩方面的質量檢查:1.產品是否由純天然紫砂構成?2.產品是否添加了央視所說的鐵紅粉等化學添加劑?但遭到對方拒絕。消費者希望在“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到來之前,紫砂煲的廠商能誠懇賠禮道歉,不過,依立方面就此事向記者表示,不會回應。
消費者劉先生因為質疑紫砂煲的紫砂的真假,而與相關廠商對簿公堂,讓消費者再度關注“塵封”近兩年的紫砂煲事件以及真假紫砂的判別問題。到底市面上的紫砂電器用材是真紫砂嗎?能不能買?
信息時報記者多方采訪了解到,自2010年央視對紫砂煲行業使用假紫砂曝光以來,行業經歷了數番波折沉浮,但相關紫砂電器的標準仍然缺失。對企業而言,當年絕大多數做紫砂電器的企業已轉做其它產品;有的企業卻在該事件中“因禍得!,很快占據其它退出企業的市場份額,穩坐“紫砂煲”。
不過有業內專家表示,在標準缺失,行業前景不明的背景下,企業如果打擦邊球,很可能為以后的發展安下“定時炸彈”。
“真假紫砂”消費者難辨
“千年紫砂”、“真紫砂”、“紫砂的功效”、“(對真紫砂的)鄭重承諾”……這是信息時報記者在吉之島、華潤萬家等超市看到的依立對其電飯煲、電燉鍋、中藥煲等紫砂產品的宣傳,有些宣傳直接打在產品本身,成為其外觀設計的一部分。在天河城吉之島超市,依立還專門開辟了一個紫砂產品專柜,用小型電視反復播放著依立高層向觀眾細數其紫砂歷史。
“內膽是真紫砂嗎?”記者指著一款600多元的依立紫砂電鈍鍋向超市銷貨員咨問時,對方回答,“一個小小的紫砂壺也要一、兩千元,這么大個煲才幾百元,你說呢?”在另一家電器商場,銷售人員干脆用“不知道”回答記者。
“這個真不好說,因為國家對紫砂煲市場沒有一個標準”,家電觀察人士洪仕斌在接受信息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說它是真紫砂吧,沒有標準,憑什么就鄭重承諾是真紫砂;說它假的吧,打著千年紫砂的招牌,也沒有相關部門來管,你也不能說它是假的!彼赋觯蠹叶贾雷仙暗V是稀缺資源,成本高昂,如果紫砂煲全部是用高含量的紫砂礦制造,而終端售價只賣幾百元,是不足以支撐它的成本的!拔艺J為在沒標準的前提下,企業很可能打擦邊球,比如產品里的紫砂礦成分含量非常少,但里面的確含了,于是就拿這個來宣傳;當然,也不排除有的企業拿紅陶產品冒充紫砂產品”。
回顧央視報道引出的紫砂煲事件,依立方面后來在接受時報記者采訪時曾引用“江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景德鎮陶瓷檢測中心、美國FDA”等檢測結果證明其產品合格,但業內人士指出,其相關結果為衛生安全方面,并未涉及真假紫砂判別。
而依立所聘請的企業顧問江西理工大學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教授王平其時在接受信息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紫砂是一種成分特殊的粘土礦,盡管其結構和性能優異,但在我國并非稀有。在江西、湖南等地均有遍布!倍浣o記者提供的文獻中,當中就有其著的《江西準紫砂土的特性及應用》。然而,其所稱的準紫砂是否可稱為真紫砂,準紫砂與人們理解中的紫砂是否一致依然讓人存疑。
依立“因禍得!币患要毚
信息時報記者走訪市內幾乎所有主流的家電賣場(包括百貨、超市、家電連鎖賣場)發現,紫砂電器產品不多,僅有極個別品牌在銷售。有的賣場根本就不賣紫砂類電器產品。
對此,有賣場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央視曝光之前,幾乎所有的主流小家電廠家包括美的、蘇泊爾、九陽等都在做紫砂類產品,事件發生后全部退出了。“國家標準沒出來,這個東西就不好定性,所以我們決定不賣這類產品,免得惹麻煩”。
“我們早就不做紫砂電器了,現在不做,以后也不會做”,美的日電集團公共關系部宋方告訴記者,美的推出了多款的白陶、紅陶電鈍鍋產品來滿足消費者對燉湯喜歡用老火燉的需求,“消費者喜歡買紫砂產品,無非是認為它具有養生保健等功效,但其實是沒有定論的”。
“某種角度而言,幾乎就只有依立一家在做紫砂電器產品,可以說它是因禍得福,那些當年的老對手退出后騰出了大量的市場空間,該市場它一家獨大”,洪仕斌告訴記者。而且,美的等競爭對手退出,業內人士也認為,依立更加容易輕裝上陣,避免了直面價格戰與激烈競爭的壓力。對此,依立電器總經理簡覺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曾笑稱,“可以這樣理解”,簡覺非表示,事件出來之初,企業承受了極大的壓力,但到2011年,市場與銷售基本恢復原有的水平,未來發展態勢看好。
專家視角
國家應盡快出臺紫砂產品界定標準
對于依立是否“因禍得福”,有業內專家表示,要一分而二來看,目前紫砂電器市場因為沒了對手,依立沒了競爭,無論是與商家的話語權還是定價權,甚至于利潤層面,依立會更加寬松;另一方面,由于國家一直沒有出臺相關標準,依立的良好銷售狀況會否再度引發其它良莠不齊的廠商效法?而且依立把寶都押在紫砂產品線上卻又沒有標準或證據可以讓消費者信服其“準紫砂”或“真紫砂”,這種冒險的行為,也可能為企業以后的發展埋下“定時炸彈”。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消費者劉先生,他質疑依立產品是否真紫砂而與其經銷商對簿公堂,因為事件本身沒有一個標準,沒有一個判斷的依據,最終法院出面調解,以“敦促企業盡快道歉并賠償”的方式不了了之。假設這個標準一天不出臺,一天沒法定性,依立被N個劉先生、N個李先生、或N個陳先生起訴的可能性就永遠存在。
據悉,多年前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的《紫砂陶器國家標準》,并未對紫砂陶成分有明確界定,而只是對紫砂陶器的技術要求作了說明。因此,依立方面當時也表示,將推動政府盡快制定紫砂容器電炊具的國家標準,規范市場引領行業健康發展。但遺憾的是,紫砂容器電炊具的國家標準至今未見蹤影。去年初,曾有消息稱,紫砂煲將納入擬今年出臺的電燉鍋行業標準,然而電燉鍋標準至今也未出臺,而且電燉鍋行業標準是否能對紫砂標準作界定,暫時仍不得而知。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其實紫砂產品還是有很多擁躉的,但由于標準缺失,市場上的產品真假難辨,讓他們望而卻步。不少消費者呼吁國家盡快出臺紫砂產品相關界定標準,以指導消費者選購到真正的紫砂產品。
已有1300條與紫砂煲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