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做中介的太多,房子不好賣,購房人網上搜房源時,一般會用排序篩選,所以價低的房子就排前面。”一大型房屋中介管莊店的徐姓業務員向記者坦言,為了讓自己公司排位在前,競相上網發布虛假房源信息已成業內“潛規則”。
記者今日在各大二手房網站瀏覽信息時亦發現,為博取購房人眼球,房產中介大幅度篡改房屋信息。例如原本標注為標注兩室兩廳的房子,但是從中介提供的戶型圖上,實際上是一室一廳,甚至部分中介提供的小區照片也系虛假,二十多年房齡的小區用新小區照片的充數,而這些房源還在網上特意注明為:真實房源。
“由于時間和精力有限,我們不可能全城四處看房子,所以只好依賴網上房源,找到價格合適,戶型滿意的才去實地看。” 近期打算購房的何女士告訴記者,當購房人用網上信息找到中介時,中介便會找各種手段推脫消費者,游說其購買其他住房。
“他們發布房源時,一般都有戶型圖以及聯系方式。前幾天我看上了東五環外一套70平方米的兩居,總價一百多萬,覺得非常便宜,戶型和環境也很滿意,就聯系中介去看房。”何女士說起這個依然很憤慨,“我打電話時,他們說有房子鑰匙,可以立即看房。”但當何女士如約看房時,中介推脫說她去晚了,房子剛剛賣出去,但還有戶型一樣的房子可以現在就看。“事實上,后來給我看的房子跟網上的完全不同,戶型和面積都不一樣,小區環境也非常不好。這種事情我后來還遇到了多次,中介常常用根本不存在的低價房源吸引購房人上鉤,甚至有的戶型在小區根本就不存在,然后他們聲稱房子剛剛售出,帶你去看其它房源。”
據統計,北京目前有存量房大約500萬套,依國際通常的在售比例1%到1.5%來推算,每月合理在售房源應該在5萬套至7.5萬套之間,北京市目前二手房每周簽約量也不過2000余套。但記者今日登錄某門戶網站二手房頻道,發現僅這一家網站上,在售房源就高達43萬多套,即使扣除掉部分重復房源,水分依然很大。
據悉,房地產信息網與房產中介公司有相同利益訴求,因此中介發布的信息處于無監管狀態,網站對虛假信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購房人出于時間交通等原因,不可能全城奔跑去實地查看每一處房源,一旦相信網絡信息,可能會被“低價房源”蒙蔽,徒增購房的機會成本。有關部門應當對網絡信息進行及時清理和監管,以免更多消費者上當。(工人日報 趙劍影)
已有299條與虛假房源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